初春,走進河南新野縣宛綠蔬菜專業合作社,到處是一派熱鬧非凡的繁忙景象。川流不息的運輸車,忙碌的人群,一袋袋新鮮的蔬菜被裝車送往全國各地。菜農羅建材高興地對記者說:“年前收的大白菜一斤才5分錢,現在5毛都還爭著要,多虧把大白菜存在了我們合作社的冷庫,讓我的菜不僅沒賤賣,還賺了不少。”新野縣是河南省的蔬菜種植大縣,是全國優質蔬菜基地縣,全縣蔬菜種植面積超過35萬畝,年總產量近20億公斤。為了規避市場風險,新野縣依靠蔬菜專業合作組織,建立了完備的冷鏈物流體系,合理安排上市時間,避旺趨淡,從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菜農的利益,使蔬菜供應任何時候不斷檔,起到了讓菜農增收,讓市民吃上更多新鮮蔬菜的作用。新野縣宛綠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于1997年,是農業部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全國示范專業合作社。現有社員532戶,服務農戶3.6萬戶,發展荷蘭宛綠甘藍、胡蘿卜、西蘭花、紅甘藍、洋蔥生產基地10多萬畝、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1500畝。合作社集標準化蔬菜生產、技術服務、農資供應于一體,以工廠化育苗場、1000噸蔬菜恒溫庫、2000平方米蔬菜配送中心、加工整理車間為經營項目。合作社理事長劉洪定介紹說,對于一般的菜農來說,建立自己的冷庫不大可能,造成了市場菜價不穩定,菜農收入水平也不穩定。解決這一矛盾的最佳方案就是建立相應的農產品冷鏈配套,將過大的供給量通過冷庫儲存起來,慢慢釋放到市場,調節市場的供需平衡。由政府主導,在我們合作社建立的蔬菜冷鏈這幾年越發顯出了優勢,就像現在這個時節,冬菜缺乏,春菜還沒成熟,合作社的蔬菜恒溫庫早在春節前就存滿了蔬菜,現在出貨,既保證了菜農的利益,也保證了市場的蔬菜供應。記者從合作社了解到,目前宛綠蔬菜專業合作社的蔬菜冷鏈業務對象主要是菜農、菜商、超市。宛綠蔬菜專業合作社的蔬菜冷鏈建立后,在一些菜賤的年節,很多菜農會把自己的蔬菜存入冷庫,避免菜價低賤的時候集中上市,而合作社很多時候預先不向菜農收取貯藏費,以此更好地保證菜農的利益。不少菜商在市場飽和的情況下也把收購的蔬菜存入冷庫,等到菜價上漲時再投入市場。此外,合作社還與盛德美、新瑪特等超市簽訂合同,這些超市也會把自己收購的蔬菜貯藏在冷庫中,慢慢地投入市場。劉洪定告訴記者,當蔬菜供應匱乏,大家紛紛把蔬菜從冷庫投入市場的時候,合作社主動牽頭,使菜農、菜商、超市直接實現對接,這樣節省了不少運輸成本,大家實現共贏。劉洪定說:“就拿今年的大白菜來說,菜農的收益整整翻了10倍,今后我們要把蔬菜冷鏈這個項目做好。” 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