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本該菜價走低,然而今年的菜卻貴得讓市民直呼吃不起。今春菜價咋這么貴?菜價什么時候能降下來?記者深入超市、菜市場、蔬菜基地和冷庫,一探究竟。
香椿40塊錢一斤
3月26日一早,煤機街農貿市場就迎來熙熙攘攘的買菜市民。面對近期居高不下的菜價,無論是零售商還是市民都感覺吃不消。“豆角多少錢一斤?”“六塊。”“還這么貴啊!”“前兩天還七塊、八塊呢。“這菜,真吃不起啊。”不少市民無奈地說。面對高菜價,菜販們也樂不起來:“菜價貴了,賣得慢了,掙得也少了。”
記者對幾種普通蔬菜做了一個調查,大致的價格為:青椒7元、豆角6元、茄子5元、西紅柿4元、黃瓜3.5元、西葫蘆3元……最令人咂舌的是,剛上市的嫩香椿竟賣到了40元一斤。
記者對比了一下石家莊橋西蔬菜批發(fā)市場今年3月26日與去年同期各品種蔬菜的價格,發(fā)現蔬菜價格整體出現了大幅上漲。如西紅柿去年3月26日的價格每公斤為2.6—3.4元,今年則為5.2元到5.8元;去年每公斤黃瓜為2.6元到3元,今年為4—4.6元;茄子去年每公斤為4—5.6元,今年是6—7.4元。
產量減少,天氣是主因
那么,是什么導致今年菜價整體偏高呢?
“主要是天氣原因,溫室大棚就怕刮風、下雨、陰天等天氣,特別是下雨,對菜的影響很大:陽光不足,生長會比較慢;蔬菜容易生病、減產。今年天氣偏冷,陰冷天氣持續(xù)時間又較長,日照少,致使蔬菜生長緩慢,上市量減少,所以價格持續(xù)走高。”北國超市采購經理張永介紹說,“石家莊周邊出產的只有一些青菜,冷庫儲存的一般也只是蒜薹、洋蔥等幾個品種,大多品種的蔬菜需要外運。像豆角主要來自云南,青椒來自山東,而這些地區(qū)天氣情況也不理想,所以價格就高。”
除了供應量減少,季節(jié)性缺乏也是一個原因。“三月份屬于青黃不接的時候,大棚菜也都收棚了,本地菜又沒接上來。所以菜就貴。”石家莊橋西蔬菜批發(fā)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20天后菜價將大幅下降
“現在蔬菜價格開始下降了。比如蒜薹,現在是一天一個價兒。”張永說。
來源:石家莊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