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量迪通訊員涂金珠)日前,《2011年寧波市海洋環境公報》、《2011年象山港海洋環境公報》和《2011年寧波市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2011年全市所轄海域海洋環境質量狀況與2010年基本持平,劣四類和四類海水水質的海域面積較去年減少14.92%,但污染物入海量有所增加。
公報顯示,2011年全市所轄海域海洋環境質量狀況與2010年基本持平,劣四類和四類海水水質的海域面積有所下降,三類和二類海水水質的海域面積有所增加。2011年寧波所轄海域海水主要受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影響。其中,劣四類、四類、三類、二類海水水質的海域面積所占百分比分別為57.54%、13.79%、21.16%、7.51%。劣四類海水水質的海域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甬江口、大榭至北侖港、象山港、三門灣等海域。海域沉積物環境質量狀況良好,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海洋保護區、海洋傾倒區、濱海浴場等主要海洋環境功能區基本能滿足海域功能使用的要求。甬江口七里嶼疏浚物海洋傾倒區海域水質、沉積物環境未發現明顯變化,底棲生境受到一定影響,局部區域出現一定程度淤積;象山松蘭山和皇城沙灘海水浴場海水環境質量總體上適宜游泳。
甬江入海口、排污口等污染物入海量仍高居不下,較2010年有所增加,監測的陸源入海排污口的廢水排放存在超標排放現象,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質量較差,海底垃圾較2010年有明顯增加,海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全市海域去年共發現較大面積赤潮4起,主要發生在象山港海域;海水入侵程度不明顯,海平面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風暴潮和巨浪造成的海洋災害災情較小;共發生較大漁業污染事故20起,污染總面積為308.0公頃,與2010年相比污染事件次數基本相同,但經濟損失從180萬元增加到758萬元。
來源:寧波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