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果園包圍的土華村空氣就是好:有泥土的味道,有果樹的味道
j繼續關注
文/羊城晚報記者何裕華通訊員海宣
圖/羊城晚報記者鄧勃
28
日,在萬畝果園保護征地首批簽約儀式(詳見28日a8版)上,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最新的征地情況:所有征地項目爭取于6月1日前完成,而除濕地一期800畝需4月底收地外,其余果林可待果農于年底收成后再還給政府。首期建設示范區將盡力恢復萬畝果園歷史原貌。此外,海珠區政府更承諾此后將定期向媒體通報該項目的建設進度,做到信息公開透明。
資金社保均已到位征地并非立即收地
據介紹,本次萬畝果園濕地保護范圍約為12000畝(含海珠湖),主要涉及八個經濟聯合社。28日上午,海珠區土地開發中心和龍潭、赤沙、東風等三個經濟聯合社簽訂協議后,將完成征地總任務的23.9%,涉及補償總金額為4.4億元。
海珠區常務副區長、萬畝果園濕地建設項目主要負責人劉捷表示,征地資金將分三期來落實,即自簽訂征地協議起,十個工作日內支付補償款的10%,半年內支付40%,一年內支付。目前,資金已經完全到位,包括市和區的資金。
同時,他稱,已按照廣州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政策(2010年80號文)的規定,將果農納入養老保險,“而且是按照最高檔次幫社員參保”。對此,龍潭村書記黃錦明表示,“參加養老保險后,村民的養老后顧之憂也就解決了”。
此外,海珠區政府呼吁,各聯社在收地前不能砍伐果樹,破壞生態,農業綠化。“本來,簽訂征地協議后,政府馬上就可以收地,但是考慮到果農們對果樹的留戀,且在2011年,果農已經對果樹進行施肥、培育,投入了基本的生產資料。因此,除了一期濕地示范區的800畝在4月底收地外,其余果林地將在2012年12月份待廣大果農收成后才收回來。”劉捷說。
首期建設還原歷史果農或可留下工作
劉捷介紹,萬畝果園首期800畝的示范區最主要是水網的建設,要將其復原到嶺南水鄉的歷史原貌。為此,該項目的工作小組甚至找出了過去歷年的航拍圖片。同時,工程還將對現有果品進行優化,栽種適應本地的優良果品;并補缺綠化,改善荒涼的、雜草叢生的地方。
來源:羊城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