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利華石油化學有限公司工廠中的白色儲油罐是廠中最顯眼的建筑。
工人將運到的地溝油導入原料池。
令人聽聞色變的地溝油,看起來渾濁油膩,聞起來一股酸腐的味道,但是經過回收再利用后可以變成清潔能源生物柴油。
據統計,北京每年消耗食用油約60萬噸,而國內食用油使用過程中的廢棄量大約占總量的15%,照此推算,北京每年大致會產生“地溝油”9萬噸。目前北京有4家專門從事地溝油經營性收集運輸的企業,它們獲得了市容委行政許可,每年回收地溝油近萬噸,主要用做化工原料和提煉生物柴油。
但與北京餐飲業產生的地溝油總量相比,幾家企業每年回收的地溝油數量不足九分之一,那么,數量眾多的地溝油哪兒去了?
調查中記者發現,許多餐館將地溝油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價格賣給了數以千計的收油“游擊隊”。
“正規軍”在“游擊隊”高價回收地溝油的攻勢下,出現了油荒。他們在地溝油的回收中進行著博弈,地溝油的去向也在這樣的利益鏈條中變得更加微妙。
無序競爭
餐廳寧愿賣給“拿撈勺的”
友誼賓館后廚中,兩只白色塑料桶中裝著剛剛抽出的地溝油,經過“油水分離器”分離,廢棄油脂留在了回收裝置中,廢水從下水道中排出。這兩桶地溝油在河北固安的工廠經過處理后,最終變成清潔能源生物柴油。
北京海糧鴻信生物能有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獲得行政許可的4家專門從事地溝油經營性收集運輸的企業之一,在董事長黎東看來,他們是名符其實的“正規軍”,“如果地溝油回收真的讓‘游擊隊’一統天下,食品安全,老百姓的健康將無從談起。暴利的驅使會讓地溝油隨時引爆食品安全事件。”
黎東經常要到餐飲企業商談安裝油水分離器,以合法回收廢棄油脂。雖然是免費安裝,但是大多數餐館卻并不買賬。“不愿意讓正規的公司回收的真實原因就是一個利字,因為賣給那些拉著大桶拿著撈勺的油耗子,他們每年都會賺一筆錢。而對于地溝油的流向,是不是污染環境,危害老百姓健康餐飲企業并不關心。”
來源:北京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