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市農業局在香花鄉鏡塘村滑四組舉行冬種馬鈴薯展示現場觀摩會,來自全市各鄉鎮的農技干部及部分當地群眾參加了此次觀摩會,經技術員現場測產,陳周林主任種植的這丘馬鈴薯皮薄色黃,個頭勻稱,平均每株產薯4.7個,平均單株重0.5公斤,畝產達到1430公斤,各項指標均達到預期目標。
馬鈴薯是該市除玉米、紅薯之外的第三大雜糧,但種植面積不超過萬畝,畝產不超過一千公斤。為充分挖掘該市旱雜糧增產潛力,促進全市馬鈴薯生產快速發展,確實增加農民收入,經第三方牽線,市農業局糧油站與河北慧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了由該公司免費提供脫毒馬鈴薯早大黃和荷蘭薯在該市進行試驗示范性種植的協議,據陳站長介紹:“引進的這批馬鈴薯種總共3000公斤,可種大田面積20畝,分別在香花鄉、何家山鄉、青腰鎮進行試驗性種植,種植方式為起垅后按常規種植,2月15日播種,3月10日出苗,早大黃品種4月底至5月上旬收獲,荷蘭薯預計在5月中下旬可收獲,這次組織大家參觀的正是在香花鄉種植的早大黃品種。雖然播種時間有點偏遲,但我們通過采取覆蓋地膜和加強肥水管理等措施,還是取得了畝產1400多公斤的產量。總的來說,早大黃在該市表現生育期短,植株健壯,產量較高,經濟效益明顯,適于該市大面積推廣”。種植戶鏡塘村村主任陳周林也高興地告訴大家:“這種馬鈴薯黃皮黃肉食味好,在市場上平均賣到了4.5元每公斤,我今年種了0.7畝,除去各項開支后,保守估計可獲純收入3000元”。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