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什邡市湔氐鎮獼猴桃種植區,工作人員正忙著為定植后的獼猴桃施肥。“獼猴桃是我的寶貝,從栽種到掛果只需3年時間,而且栽種管理、銷售方式都有專家給我們指導,風險小、時間短、收益快。”湔氐鎮下院村村民李昌懷笑瞇瞇地說。
獼猴桃讓果農嘗甜頭
今年59歲的李昌懷,最初種植的并不是獼猴桃。“以前一直種糧食作物,大蒜、豆子、萵筍這些都種,效益并不好。”李昌懷說,什邡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降雨量近千毫米,非常適宜種植獼猴桃,2008年便開始改種獼猴桃。
“我們村上請有獼猴桃專家教我們種獼猴桃,施肥、修枝、除蟲這些都手把手地教。現在,我自己的田不夠用,還租了其他村民幾分田湊成一畝,去年獼猴桃收了七八百斤。”李昌懷指著自家田里的獼猴桃告訴記者,“種獼猴桃不費事,由于口感好,銷量大,每年9月掛果時,都有人上門采購,根本不愁銷。”
類似李昌懷這樣在獼猴桃種植上嘗到甜頭的農民還有很多,下院村9組的村民楊大發也是其中之一。“一開始種植獼猴桃有些猶豫,村上、鎮上組織我們去都江堰、蒼溪參觀,又給我們請了專家講課,我才大著膽子開始種植。”楊大發告訴記者,他種植了4畝獼猴桃,去年收入10萬元,算得上是村上獼猴桃種植大戶了。
科技支撐促進產業壯大
獼猴桃產業的壯大,靠的是科技支撐。早在1996年,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德陽市獼猴桃專家大院就在湔氐鎮下院村建立國內最大的獼猴桃科研基地,專門從事獼猴桃新品種的培育研發,為什邡獼猴桃產業發展提供了品種支持。由于專業性強,產業特色鮮明,2009年下院村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
在園區,通過獼猴桃各種項目建設,采取“公司+基地+專家+農戶”的形式,帶動園區所在的湔氐、紅白、鎣華、冰川等鄉鎮建立獼猴桃規范化、標準化的示范基地達6000畝,輻射四川獼猴桃適宜區域發展獼猴桃10萬畝以上。
“種紅陽獼猴桃安逸,品種新,價格高,技術有人教,銷售有人幫。”湔氐鎮下院村村主任告訴記者。近年來,獼猴桃專家大院通過科研創新,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紅陽獼猴桃,經濟效益大增,農戶爭相種植。目前,下院村已有60%的農戶種植獼猴桃。
特色農產品打響品牌
來源:德陽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