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玉米期價指數自3月16日創下上市以來新高2489點之后,便開始了漫漫熊途。上周五,玉米期價指數加快下挫,一舉創出本輪下跌以來的新低2325點,跌幅為1.19%。然而,國內玉米現貨市場價格卻并未出現期貨市場那樣的跌勢,表現較為穩定。那么,究竟是何因素導致本輪玉米期價節節走低呢?
“東北港口庫存持續攀升,南方飼料需求疲軟是本輪玉米價格不斷走低的原因。”大連信發糧油張吉人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截至上周五,東北各港口玉米合計總庫存已經攀升至240萬噸,貿易商走貨難度不斷加大。同時,作為國內玉米最大需求方的南方飼料企業需求依舊疲軟,走貨情況一般。
南方銷區市場需求清淡也得到了某大型玉米貿易企業駐蛇口辦事處負責人王磊的認可。王磊認為,深圳各港口日走貨量僅2萬余噸,飼料企業隨用隨采,市場購銷平淡。“現貨市場價格相對較穩是因為期貨價格走低目前還沒有影響到現貨價格”。
據記者了解,上周五,東北錦州港、鲅魚圈港15%以內水分玉米主流平倉價格在2410—2420元/噸,價格較前期略微下跌,整體維持穩定。廣東蛇口港水分在15%以內的優質玉米成交價格在2500—2510元/噸,質量次點的黑龍江玉米價格較之低40—50元/噸。
“南北方玉米市場價格博弈自春節后就已經開始。”張吉人表示,春節后,東北貿易商積極入市采購,北方產區玉米供給偏緊,農戶惜售使產區收購價格節節攀升。同時,南方銷區價格也迎來了快速上漲,但漲至2500元/噸一線之后,飼料企業承接高價玉米的力度降低,開始逐漸加大進口玉米以及小麥的采購數量。當前,南方飼料企業生產的雞鴨料、水產料大量使用小麥進行替代,而對玉米質量要求較高的豬飼料仍然使用國產玉米,但使用比例也在不斷降低。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