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整理黑茶
“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明代文學家湯顯祖的《茶馬》,真實記錄了黑茶在中國古代茶馬交易中的重要作用。
從2006年,黑茶試探性地走進東莞市場,6年后,這個曾經不為人知的茶如今已經紅遍廣東,在東莞各個茶城中遍布著黑茶的身影,剛剛過去的東莞第五屆茶博會上黑茶的特裝展位占據半壁江山,這一切都凸顯出黑茶在東莞的快速崛起。
“安化黑茶”快速發展,正好又一次驗證出湖南人堅毅果敢的個性,幾乎每個走入東莞市場的黑茶品牌商都有一杯“辛酸淚”,作為先行者他們的推廣足跡遍布東莞大大小小的茶莊,他們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告訴茶客什么是“安化黑茶”。現在,說起“安化黑茶”幾乎不用多費一句口舌介紹了,雖然市場上認可了黑茶,但是在快速發展之下,“安化黑茶”的隱憂也出現了,假茶冒充品牌茶,低價競爭。在食品安全日益嚴峻的今日,茶商們擔心假茶的出現損壞“安化黑茶”的整體形象,如何維護好這個共有品牌成了繼推廣之后,黑茶茶商面臨的新難題。
“初來乍到”的黑茶被人誤會成“發霉”
這個茶不衛生,里面有梗,看到金花以為是霉菌,不敢喝。”這樣的話何則飛每天都能聽到
2005年,何則飛還記得第一次走進白沙溪茶廠的情景,面臨破產的白沙溪茶廠破舊不堪,廠外下大雨,廠內就下小雨,是白沙溪茶廠的真實寫照。這么一個接近于“家徒四壁”的茶廠是湖南最大的黑茶產出之地。
雖然當地政府極力推薦何則飛這群人推廣黑茶,但是這個茶真有得做嗎?他們一起去了八個人,沒有一個敢馬上拍板,回到廣東第一件事,就是走進廣州芳村茶葉市場調查安化黑茶情況,這個廣東最大的茶葉集散地,幾乎看不到安化黑茶的身影,更不要談黑茶品牌知名度。
“萬一這個茶做不起來,大不了自己喝,或者各自賣掉也行。”何則飛說起當年的情況,還是一股破釜沉舟的勁頭。他們決定做白沙溪的廣東省總代理,2007年,整個芳村的普洱茶是最低迷的時候,第一家黑茶店開業。第一次和白沙溪茶廠簽訂了五百萬年單的業績,后來一年完成1500萬銷售。
來源:東莞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