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和平的曙光重返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這座經歷了20年戰火的城市也逐漸恢復往日的正常生活,其中最明顯的標志就是昔日市民們的“菜籃子”又回來了。
哈馬衛涅是摩加迪沙最大的農貿市場之一,這里以經營水果為主。鐵皮房圍成一圈圈的攤位,西瓜、甜瓜、香蕉和芒果堆了滿地。攤販們坐在小山般的水果中,招呼著來往的顧客。
薩拉赫·達希爾在哈馬衛涅經營著一個水果鋪面。他說,卡車車隊每天都會源源不斷地把新鮮水果從農場運到哈馬衛涅,車上的香蕉“滿得都要溢出來了”?!艾F在的摩加迪沙,人口多了,對于各類食品尤其是蔬果的需求很大。”
達希爾說,和過去相比,他的生意“好了不少”,光是庫存,就比原來慘淡經營時提高了兩倍還多。
“菜籃子”的興旺場面不光出現在首都。達希爾說,巨大的市場潛力讓許多流離在外的農業人口重返家鄉,開始拾起荒廢多時的生產勞動。
特別是在上個月,當索馬里政府軍和非盟維和部隊聯合攻下摩加迪沙西北部的重鎮阿夫戈耶之后,更多的新鮮農產品被擺上了摩加迪沙街頭。
阿夫戈耶曾是索反政府武裝“伊斯蘭青年運動”的武裝根據地,也是連接摩加迪沙與索馬里南部的戰略要地。除了戰略地位重要之外,這里還是物產豐富的農業之鄉。謝貝利河從這里流過,農民取水灌溉十分方便,阿夫戈耶也因此得了“索馬里面包筐”的美名。
政府軍控制阿夫戈耶后不到兩周,附近地區的農民便已迫不及待地將自家出產的水果蔬菜通過這里運往摩加迪沙。一些閑來無事的農民也重新撿起農具,張羅著恢復農耕生產?!耙了固m青年運動”此前一直以安全原因為借口,對阿夫戈耶的農業種植活動課以重稅,農民們要把相當于收成總量一半以上的產品交給“伊斯蘭青年運動”,甚至還要繳納“河水使用費”。繁重的賦稅,讓一部分農民不得不放棄土地。據非盟駐索馬里特派團介紹,如今農業活動的恢復說明當地人“安全感提升”,以及對美好未來的信心。
除了農業種植的恢復,隨之而來的還有農產品貿易的興旺。摩加迪沙的蔬菜批發商認為,阿夫戈耶在經歷了反政府武裝的嚴酷統治后,農業生產的反彈程度簡直“令人驚訝”。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