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第十屆世界加工番茄大會在北京召開。這也是世界加工番茄行業內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廣的盛會首次光顧中國。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番茄制品生產和出口基地,而新疆則是中國番茄制品的主產區和主要出口區域,生產能力約占全國的 90%。在此次世界加工番茄大會上,中糧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覃業龍當選為世界加工番茄聯合會主席,可見中國番茄產業在世界番茄產業中的地位、影響力及競爭力都在不斷提升。
目前,新疆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番茄醬產區,番茄制品出口占世界貿易量的20%以上。雖然新疆的番茄產業所取得的國際市場份額是喜人的,但較國外其他成熟產區,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發展——亞洲最大的番茄生產加工基地
6月14日,100余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番茄制品生產廠商負責人、番茄種植戶、番茄生產領域的專家學者來到新疆,參加第十屆世界加工番茄大會新疆行活動。
在參觀了瑪納斯縣大豐鎮中糧屯河88原料種植基地、新疆中糧屯河瑪納斯番茄制品分公司以及位于兵團農十二師五一農場的中基紅色產業園等地后,原世界番茄加工聯合會主席吉姆·畢奇爾說:“新疆已經成為世界番茄的主產區,產量之大讓我吃驚。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已經有70多年的番茄加工歷史,而新疆還處于發展、起步的階段。不過,這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產業,中國的大規模生產注定它在國際番茄市場上將會扮演重要角色。”
中糧屯河擁有10萬畝自種番茄基地,50萬畝社會番茄種植地。該公司在新疆、內蒙古、寧夏、甘肅等地共建有23家番茄加工廠,54條番茄生產線,具有年產大包裝番茄醬50萬噸、小包裝8萬噸、番茄粉3000噸、番茄紅素10噸的生產能力。“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后,國內市場對番茄制品的消費也日益增長。”覃業龍說:“隨著中國消費者對番茄制品知識更加了解,西式快餐在中國更加普及,未來中國將成為世界番茄制品的重要消費市場。”
新疆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河谷地區、歐洲地中海地區并稱為全球番茄種植和加工的三大中心。新疆獨特的光熱和水土條件成就了優質番茄的生長,加工而成的番茄醬成為國際市場公認的優質產品,番茄制品的出口也已經成為新疆經濟發展新的亮點。目前,新疆已建成番茄加工生產線317條,番茄醬年生產能力突破200萬噸,是亞洲最大的番茄生產和加工基地。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