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5日舉行“良心油條哥”事跡報告會,表彰因“安全用油,杜絕復炸”而廣受贊譽的“油條哥”劉洪安。由網民熱捧到政府表彰,“油條哥”可謂“修得正果”。但冷靜地看,賣油條的劉洪安只是油條生產的末端環節,只有這一環節的“良心”,并不能保證食用油條安全。
當重復油炸成為油條生產的潛規則,“良心油條哥”的誠信之舉備受消費者歡迎勢在必然。油條價格雖高了些,買的人卻更多了,這證明,食品經營者在乎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消費者才會買他的賬。劉洪安的成功,在于他真正摸準了經營之道。
然而,以劉洪安的身份和條件,他只能做到用油環節沒問題,無法保證面粉加工、食用油生產、添加劑制造等上游環節安全可靠。上游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讓劉洪安的誠信經營前功盡棄。如此看來,在食品生產整個鏈條的誠信存在問題的情況下,他一個人的誠信其實很脆弱。
食品安全首先要求生產經營者自律,這是“良心油條哥”走紅現象的一個重要啟示。每一種食品都有若干個生產加工環節,每個環節的生產經營者都有責任像劉洪安一樣守土有責、嚴格把關。
“健康比賺錢更重要”“憑良心做生意不賠錢”“我能做到的別人也能做到,就看他做不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劉洪安如是說。利益之上,義字當頭?!傲夹挠蜅l哥”的成功證明,食品生產經營完全可以做到“義”與“利”的統一。
國務院日前決定將食品安全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實行一票否決,“著力將教育的力量、市場的力量、監管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和社會的力量結合起來,構建食品安全誠信引導和約束長效機制”。這就要求有關方面不僅要弘揚“良心油條哥”的榜樣力量,鼓勵食品誠信經營者大量涌現,不斷擠壓非法生產經營者的生存空間,還要加大懲罰力度,解決食品安全領域失信成本偏低、違法收益較高的問題,絕不讓“劣幣驅逐良幣”。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