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國經濟數據之后,近日,各省也紛紛發布了經濟“半年報”。
《第一財經(微博)日報》統計發現,截至7月22日,已有20個省市的“半年報”亮相,另有湖北公布了gdp增長11.5%的數據。在經濟總量方面,廣東繼續領跑。在增速方面,貴州以14.5%的增速領跑,而北京則以7.2%的增速墊底。
有意思的是, gdp增長率10%幾乎成為東西部的分野。在已公布數據的省份中,中西部地區gdp增長率普遍高于10%,而東部地區大部分在10%以下,只有天津(14.1%)和福建(11.4%)超過了此線。
京粵浙增速低于全國
上周五,四川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03.91億元,同比增長13%。此前,陜西省和重慶市統計局也發布,兩地分別增長13%和14%。而東部的北京上半年實現gdp達834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2%,廣東省、江蘇省和浙江省的數據則顯示,三地的增長率分別為7.4%、9.9%和7.4%。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徐逢賢表示,東部地區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是必然的,而且下降還將是一個過程。不過,今年東部地區經濟增速下降則又受到兩個特殊情況的影響,一是房地產調控,二是虛擬經濟。
徐逢賢表示,東部地區的傳統產業已經飽和,受國際市場影響進出口貿易下滑,增速下降將是一個過程。“東部地區有相當數量的來料加工企業,但近年這些企業有一部分被迫關閉,比如廣東東莞36%的來料加工企業關閉,這直接影響到gdp和進出口貿易。而西部地區受到中央財政的傾斜,投資增長,而且資源豐富,產業結構在原有基礎上,資源深加工產業有所擴大。”
2011年的數據顯示,雖然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繼續排名靠前,但是,全國gdp總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中西部地區已經有4個,分別是河南、四川、湖南和湖北。
不過,對于下半年和全年經濟形勢,徐逢賢認為,東部十個省份的全年平均增長率不會低于8%。東部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優化,gdp和進出口貿易受到影響,但是下降幅度不會太大,會在8%上下波動。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