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青黃、飽滿圓潤、口味甘甜、肉厚核小……日前,沐川縣箭板鎮慶元村的李子成熟了,因口感好和錯季上市,受到消費者的普遍青睞,暢銷各地。
近日,記者前往慶元村采訪。在該村四組村民唐代君的地里,記者看到成片成片的李子樹長勢良好,采摘已經進入尾期。在唐代君的帶領下,記者一行來到一塊地中,“這里還留了兩顆樹,完全沒有摘過。”唐代君指著林中的兩顆李樹說道。放眼看去,只見滿樹的李子,沉甸甸的,黃燦燦的,煞是喜人。
“我們這里稱呼這種李子叫江甘李,是很土的一個品種。”慶元村村支書袁志高向記者介紹,由于該村地勢較高,光照充足,以及獨特的土壤、環境、氣候等因素,這里出產的江甘李比較有特點,品嘗過的人都說口感很好。
帶上竹筐,主人家唐代君和前來度周末的游客一起動手采摘,大家一邊品嘗一邊拍照留念,感受采摘的樂趣。“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李子樹,第一次采李子,也是第一次吃到這么好吃的李子。”來自樂山城區的游客程倩興奮地告訴記者。
“我們這里適宜種植李樹,犍為塘壩的李子尾期結束一周了,我們才出貨,上市的時間差異就能賣個好價錢。”唐代君說:“慶元村的李子很受歡迎,有好幾次我們在犍為縣城賣李子都被一搶而空。銷路還很遠,除了賣到沐川縣城、犍為縣城和成都外,有的還坐飛機送到青海、云南、新疆、海口等地。”
近年來,慶元村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全村李子年產量達10噸。其中,唐代君家種植了約14畝李樹,目前已經有2.5畝進入豐產期,今年的銷售收入在1萬元以上。“李子分品級賣,今年銷售的市場價格在每斤1至5元,前幾天成都老板來收購了3噸。”唐代君說,成都的水果商向慶元村提出了意見,李子相當好,關鍵是量小了,希望村里的李子年產達到50噸,同時由于沒有進行專業化管理,導致果子大小不均勻。
“今年不愁銷,有貨就能賣,愁的就是路。”在喜獲豐收的同時,唐代君心中也有犯難的地方。首要的是基礎設施跟不上,村里還是碎石路,離家門口還有好長一段距離沒修通公路,收購李子的車輛下雨天來不了。再者就是沒有技術,希望有農技員來指導,傳授修枝、施肥、疏果的技術。
村民們的難處和希望,水果商的意見,也正是慶元村村“兩委”積極思考的問題。對此,袁志高心中早有打算,他準備引導村民擴大李樹種植規模,全村種植面積達到200畝,5年內實現年產李子50噸。同時聘請農藝師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成立專業合作社,改善交通條件和配套設施,帶動一方百姓共同致富。
來源:樂山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