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表明,8月份一般是棉價筑底的月份,只是今年情況更加復雜,棉價以時間換空間的可能性更大。
近期,鄭棉市場受拋儲傳聞影響,走勢疲弱,主力cf301合約在19000元/噸以下振蕩。筆者認為,8月份將出現今年棉花價格的低點,不過當前棉花供應并不緊張,價格通過時間換空間的可能性更大。
拋儲傳言擾亂市場,真實性存疑
近期市場流傳著各種版本的拋儲及增加配額的傳聞,棉花價格也因此無規律的大跌。已知的傳聞有四種版本:一是30萬噸拋儲加50萬噸配額;二是100萬噸拋儲;三是100萬噸拋儲加50萬噸配額;四是50萬噸配額。其中,“新棉價格為18500元/噸,陳進口棉為15000元/噸,拋儲數量達100萬噸左右”的消息流傳最廣。筆者認為,傳聞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第一,拋儲或者配額的政策制定并非由一個部門決定,而是需要多部委召開會議討論。這些“言之鑿鑿”的消息的來源大多是某某部門,從程序上來看不合理,最多是建議或者想法,不可能是最終的結果。第二,目前距離2012年度的棉花收儲不足一個月,拋儲的細則制訂、公檢等過程都需要時間。若拋儲傳言屬實,意味著今年拋儲和收儲同步進行,操作層面上看可能性較小。第三,傳聞中18500元/噸的拋儲價格和現貨價格基本一致,無法起到“保護紡織產業”的作用,反而會加大市場的供應壓力,進一步傷害紡織業。
但不可否認的是,脆弱的基本面使得棉花市場對傳聞做出了積極反應,鄭棉價格應聲下跌,主力合約在19100元/噸一線阻力明顯。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拋儲消息將繼續對市場的漲跌造成影響。
國際市場不景氣,紡織行業經營困難
近期筆者在蘇北調研時發現,紡織行業的不景氣有擴散跡象。一家紡織企業負責人介紹,企業生產的21s、32s紗質量全國排名居前,即使價格高出同等級印度紗500—800元/噸,仍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最近一段時間,由于訂單缺乏,開工率僅有50%,周邊一些生產低支、低質紗的企業早已處于停工或半停工狀態。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