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鱉苗生了什么病呀,這幾天陸續出現了死亡?”廣西玉林市玉州區南江街道長樂村的養殖戶陳進健帶著幾只死鱉苗焦急地詢問技術人員,玉林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江新華說,這是高溫天氣引起的并發癥,本來夏季氣溫高,有利于水產動物生長,但也成為了病害多發、死亡率高、管理難度大的非常時期。
三伏天,水產養殖面臨危險
“雖然魚、鱉類都是生活在水中,但高溫天氣同樣會對它們的成長產生影響。”江新華說,持續的高溫會導致水溫上升,當達到33℃以上,會影響魚類的新陳代謝,魚類會出現吃料少、不消化、不長肉等“病狀”,其中羅非魚會表現得特別明顯,此時可以停止喂料。如果水溫繼續升高,就極容易造成水產品生理失調,甚至是死亡,而這也正是陳進健鱉苗的死因。“不好了!我家的塘角魚苗都不動了!”玉州區仁東鎮的另一個養殖戶也打來電話咨詢,江新華說,塘角魚苗出現頭朝上,身子垂直向下的“吊頭”現象也是因為魚苗池的水深普遍只有幾十厘米,水溫容易跟著天氣迅速上升而直接導致魚苗或鱉苗死亡。
水溫達35℃以上,魚類就會“中暑”了!玉林市水產畜牧獸醫局漁政科的龐正蓮介紹說,隨著水溫的升高,魚類就會出現新陳代謝障礙,體內的排泄物無法排出,直接導致死亡;另外,水溫增高也會引起連鎖反應,水體中的有機物分解加快,微生物繁殖速度增加,致病菌也加速成長,導致魚類死亡。
氣溫上升還有許多“副作用”,容易導致飼料變質,其中所含的油脂類成分容易產生酸性黃曲霉素,影響魚類的肝腎功能;而水溫上升不僅導致魚類不適,還易造成水質發生變化,產生氨氮、亞硝酸鹽等大量有毒物質,造成水環境惡劣。
支高招,水產專家權威提示
針對高溫天氣對我市水產養殖業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相關水產專家提醒養殖戶,要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來源: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