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秋節的日益臨近,茶葉的銷售節點到來,除了月餅市場競爭激烈之外,禮品茶市場也開始明爭暗斗。
從近幾年的銷售狀況來看,禮品茶開始逐步走向高端路線,上萬元一斤的紅茶,普洱茶中的王者“古樹茶”,黑茶中的極品代表“千兩茶”等都是禮品茶“戰爭”中的主角。
大部分茶商表示,今年,消費者的消費理念逐漸轉變,使得今年的中秋禮品茶市場趨于理性回歸,商家準備在茶葉質量上多做文章,根據品質劃分等級,為消費者準備多個選擇項。
過度包裝表里不一
人們喜歡將茶作為禮品贈送給家人、朋友、客戶、貴賓等以表達情誼,因此,禮品茶成為饋贈親友的良好選擇。
近年來,消費者出于好面子的心理,過于追求茶葉包裝的精美,高檔禮品茶的價格也動輒上萬元、幾萬元。商家也迎合消費者的心理,過度包裝茶葉。但消費者打開包裝后品嘗茶葉時發現,很多高檔包裝禮盒內的茶葉口味一般,“表里不一”。
大凡持有過度包裝的茶企,總是竭力想在包裝上突出企業形象、賦予某種文化符號,這些本來無可厚非。不過筆者注意到的是,這些“包裝”往往和銷售的茶產品渾然不搭界,脫離了茶葉產品的原始屬性。
茶葉包裝適當、設計新穎,本應提倡,但包裝走向“過度”,走向“極端”,就不可取了。茶葉本身貨真價實,茶葉無需用大包裝來撐“門面”。
消費者購茶漸趨理性
如今,伴隨著身邊茶葉品牌的不斷涌現,茶葉行業的透明度不斷增加,人們對茶葉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品茶水平越來越高,人們選擇禮品茶時越來越注重品牌和口味。
“禮品茶的品質好壞和包裝精美與否在于買茶葉的人將茶葉送給誰,是送給領導還是親友,現在懂茶葉的人都很多,茶是要喝的,一個茶葉品牌的打響是需要很多人口口相傳的。”一業內人士告訴筆者,現在,消費者對茶葉的認知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許多消費者直接到茶葉批發市場來購買茶葉,雖然量不是很大,但是價格肯定也是比超市、商場的劃算啊,就是性價比高啊。”一位到市場買茶葉的消費者說。
來源:中國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