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交通方便物流成本低,吸引了大批跨市、跨省經營的企業進駐
“濃縮料、添加劑的高增速、高占比代表著廣州飼料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8月23日,在花都舉辦的廣州市飼料生產形勢分析會上,廣州市飼料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嚴炯鈞向與會者分析。據廣州市飼料行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濃縮料、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同比分別增長51.16%、28.76%,遠高于配合飼料12.25%的增長率,產量分別占全省同類產品總產量的37.61%、44.84%,遠高于全省配合飼料總產量12.8%的占比。
嚴炯鈞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廣州從事養殖的紅線越來越多,限制了養殖業的發展。如今年家禽存欄、出欄大幅降低,其中肉雞下降比例達到歷年來最高。這導致禽料尤其是肉禽料同比大幅下降,降幅達7.26%。與此同時,廣州交通方便,物流成本非常低,吸引了大批單廠可以跨市、跨省經營的濃縮料、添加劑企業進駐。
今年上半年,廣州市配合飼料增長了12.25%,增幅不小,但行業內卻充斥著反映經營困難的聲音。嚴炯鈞說:“要看企業所處的位置,位置不同,觀點也不一樣。”據市飼料行業協會統計,上半年廣州市工業飼料總產量158.36萬噸,全價配合飼料總產量超過3萬噸的有15家企業,同比增長21.68%,占總產量的83.28%,1萬噸銷量以下的企業43家,產量總和占到總產量的6.03%,兩級分化嚴重。添加劑配合飼料生產分化形勢更加厲害:在117家企業中,1萬噸以上銷量的有3家企業,其總產量同比增長54.92%,占比為40.94%,而50家在100噸以下的企業產量總和占比僅為1.34%。
“大企業普遍認為今年是一個發展的年份,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在與部分大企業交流后,嚴炯鈞發現大企業對形勢的判斷并不差,飼料增長的數據也證明了這個觀點。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市場占比低,市場壓力大,企業數量多,傳出來的聲音顯得比較悲觀也能理解。所以,嚴認為廣州市飼料行業上半年整體來說肯定是發展的,但不完全是健康發展,中小企業尤其需要考慮未來如何生存發展。
來源:南方農村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