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記者在雅安市雨城區中里鎮了解到,經過4年發展獼猴桃產業,今年中里鎮將有2000畝獼猴桃投產,年產量將超過400萬斤,按去年每斤銷售5元計算,今年僅獼猴桃產值將超過2000萬元。
獼猴桃種植初具規模
2007年底,就在中里鎮建新村發展獼猴桃產業時,許多農戶不愿走出種植水稻和茶葉的舊路,不敢放手發展獼猴桃。當時,建新村黨支部書記陳海根本不敢想會連片發展800多畝獼猴桃,更不敢想會成立現在的中興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
2007年底,建新村組織80名村民前往名山縣參觀,在第二次組織參觀學習時人數增至300多人,村民感受到種植獼猴桃帶來的經濟效益,種植積極性得到明顯提高。
2008年,建新村村委會主任陳清友率先種植45畝獼猴桃,陳海種植28畝,從1986年就在外做工程的8組組長任成強,看到種植獼猴桃的商機之后,回家種植了28畝獼猴桃。“我老表的家在名山,經他介紹,我感覺種植獼猴桃比種水稻強,還能夠照顧家。”任成強說。
在村、組干部和村民任成強的帶動下,建新村村民積極投入發展獼猴桃產業,許多外出務工農民也返鄉加入種植獼猴桃,目前全村已經發展到850多畝。
種獼猴桃比種水稻劃算
對于獼猴桃的收益,建新村8組村民吳文英最有發言權,2007年,她種植的1.7畝獼猴桃在2010年開始投產,第一年就賣了2.5萬元。
據了解,如果種植1畝水稻,除去種子、肥料和人工工資,每年農戶純收入不超過400元。而種植獼猴桃的收益,陳海算了一筆賬,獼猴桃一般3年就能投產,畝產3000斤左右,2011年之前每斤銷售5元,一畝收入15000元左右,每畝年投入費用不超過3000元,水稻和獼猴桃的收益比是400:12000元。以前外出務工,辛苦一年下來最多也就純收入10000元左右,種植獼猴桃后,保守計算,一年純收入也在5萬元以上。
8月21日,正在自家獼猴桃園查看的任成強坦誠地告訴記者,2010年和2011年,他的年收入已經達到17萬元左右,如果28畝獼猴桃全部投產,收入會大幅度提高。
解決好銷路和庫存是關鍵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