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和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9月2日聯合發布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 q m m )2012年秋季預測報告,預計如果通過適當降息0.25個百分點并保持m 2增長14%左右,同時輔之以適度的財政政策,第三、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將回到8%以上,2012年的中國g d p增速仍可維持在8.01%的水平。
c q m m課題組認為,2012年中國經濟盡管遭遇歐元區經濟大幅減速,美國經濟復蘇緩慢的不利外部局勢,但是,上半年以來的宏觀經濟政策已經逐步產生作用,中國經濟增長“緩中趨穩”的態勢正在確立。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近兩位數的高增長,中國經濟進入速度轉換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樹成認為,現在經濟增長率在7.6%至7.8%是正常的,而且高于政府年初7.5%的預期目標,沒有必要興師動眾地采取宏觀刺激政策。
課題組也認為,8%的經濟增長率是中國進入次高增長階段之后的正常增長率,在外部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的情況下,未來兩年中國經濟的最低增長率預測值為7.5%。當前的宏觀經濟政策應當是適度微調,穩住8%左右的增長速度,將重點轉向深化體制改革與結構調整,不宜再度啟動大規模財政支出刺激政策。
事實上,二季度中國經濟時隔三年再次“破八”之后,市場上要求再次啟動新一輪大規模投資刺激政策的呼聲再起。據媒體報道,近幾個月“地方版四萬億”火熱升溫,從6月份至今,多地公布了一系列大手筆長期投資發展規劃,各地曝光的投資規模之和已接近10萬億元之巨。
課題組及參加報告發布會的專家學者發出預警,認為以投資為導向的財政刺激政策對于穩增長有一定效果但也有著明顯的負面作用。
課題組進行的政策模擬分析結果顯示,在當前外部經濟環境下,實施追加“2萬億”財政支出(2008年投資擴張規模的一半)擴張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g d p的增長率,但力度有限;由此帶動的信貸及貨幣擴張不僅會大幅提升通貨膨脹的風險,而且還可能進一步惡化原已失衡的經濟結構。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