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浙江省醫學科學院6日晚承認,該機構的確曾在2003年為轉基因“黃金大米”的人體試驗提供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但該機構同時表示,在該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實施該項目的時間段內,該項目并未實施。
浙江省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倪崖表示,該研究院的王茵研究員參與了美國塔夫茨大學申請到的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項目“兒童植物類胡蘿卜素維生素a當量研究”。并曾在2003年的11月向院里提交了倫理審查申請,該申請的題目是《中國兒童植物類胡蘿卜素的視黃酮當量的研究》。視黃酮即人們所熟知的維生素a。
浙江省醫學科學院隨后組織5位專家,于同年11月29日對提交的材料進行了審查。審查意見明確表示,請申報者“嚴格按照研究方的認證測試,對每一位參試研究對象認真地說明臨床試驗的一些目的和要求,在本人取得同意后,方可開始本研究的項目”。
倪崖介紹,不同于行政監管部門具有嚴格約束力的審批,倫理審批僅起到保護接受試驗者權益的功能。“倫理委員會的審批主要只是站在受試者的角度,盡最大可能來維護他們的知情權、高度的同意權以及補償權”,倪崖說,只要涉及在人身上做試驗,就必須提交倫理審查。而類似的倫理委員會,在中國的科研機構和醫療機構中都有設置。
倪崖同時承認,在王茵提交給院方的材料中,明確提到了使用“黃金大米”開展試驗。“在美國fda的備案材料中,將其稱為‘金大米’”。但他同時強調,這項試驗并沒有在報告申請的時間內實施。“報告明確表示將于2004年3月1日到2005年2月28日在中國開展針對兒童的這項試驗,但沒有提及試驗的具體地點。”倪崖說。
至于為何沒有在規定的申報時間內開展試驗,倪崖說,據院方向王茵了解,可能是“黃金大米”“這個東西還沒有拿到,當時的量很少,所以這個項目就沒有開展下去”。
昨天中午,浙江省醫學科學院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聲明,否認曾出具進口“金大米”證明及該院王茵研究員曾參與現場試驗。
美方表態
正核對研究批文
據新華社電美國塔夫茨大學發言人安德烈婭·格羅斯曼6日以電子郵件形式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校方目前正全面核對與“黃金大米”研究有關的批文和協議,以確保該校相關研究遵守并履行最嚴格的道德標準。
格羅斯曼在電子郵件中說,校方正密切關注近期有關該校學者湯光文2008年在中國開展研究的言論。塔夫茨大學尊重每個合作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文化,中國也不例外。該校已盡一切努力擁護并遵守有關人體研究的地方法律法規,同時也尊重中國文化,但“目前不宜針對此事任意推測,進一步信息將待核實之后公布”。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