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茌平縣賈寨鄉黨委政府把蔬菜產業作為富民強鄉的總抓手,在快速膨脹規模的同時,拉長延伸產業鏈條,走標準化生產、市場化運作、品牌化經營的路子。目前,該鄉共發展綠色蔬菜基地近萬畝,日均銷售量達20萬噸。僅蔬菜一項,全鄉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依托合作組織的帶動,快速膨脹基地規模。賈寨鄉現有各類專業合作組織12家,其中擁有自己品牌的4家,95%以上的菜農都已加入到專業合作組織中來。在合作組織的帶動下,全鄉共發展冬暖棚4800座,其中高標準冬暖棚達1200多座,每棚平均收入達5萬元,單棚最高收入達8萬多元;普通棚3600座,每棚平均收入達3萬多元。合作組織在新品種引進、技術指導、生產監督、銷售服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示范作用,帶動了全鄉的結構調整步伐。大棚蔬菜生產本身所具有的土地利用率高、產出率高、回報率高的特點得到了充分顯現。據統計,僅鄉駐地信用社一家銀行2011年底的存儲總額就達2.3億元,儲蓄排名全縣第二位,并在2012年第一季度全縣信用社考評中儲蓄凈增額達到4000萬。
提高科技含量,全面開展標準化生產。在結構調整中,堅持“三高”的發展思路,即高起點定位、高科技支撐、高水平發展。一是推廣新棚體。在全鄉已形成了以第四代高標準冬暖式大棚為主的棚菜結構特色,該棚體標準為底深1.5米,后墻底寬6米,封頂2-3米,占地3畝,并且配備自動卷簾、滴灌等設施,其規模和檔次在全市首屈一指。二是引進新品種。今年,綠冠合作社投資300萬元,新建占地200畝的蔬菜育苗基地,引進了10多個新品種進行示范、試驗、推廣。全鄉供苗能力已達300萬株,基本實現統一供苗,保證良種率達到100%。三是積極推廣良種、良肥和良法。特別是測土配方肥在大棚中的推廣,在提高大棚單產的同時也提高了棚菜品質。
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