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總體發展狀況的重要標志,也是人們“生活富裕”的重要反映。通過扶持發展,草食畜牧業已成為我省農業中增長勢頭最強、發展潛力最大的優勢產業,已成為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頭戲”、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的支撐點。我省在草食畜牧業發展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做實新型農民培訓加快科技推廣步伐
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實施4年來,全省各地按照推廣新技術、培養新農民、服務新農村的要求,以畜牧技術推廣為重點,省級部門累計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31期,培訓規模養殖場管理人員、基層和養殖場技術人員、養殖大戶6.5萬人次。
各級畜牧部門堅持以科技培訓和技術服務為牛羊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以設施技術為基礎、良種技術為核心、飼草料技術為支撐,加大了牛羊品種改良、養殖小區與標準化生產、秸稈加工利用、污物處理、健康養殖等核心技術推廣步伐。會寧縣組成草畜產業培訓團,與包鄉技術人員合辦各種類型培訓班156期,培訓5萬多人,提高了農民養殖水平;天祝縣示范推廣羊穿衣技術,每只平均增收40元,2012年預計推廣10萬只。
省農牧廳每年抽調30名專業技術干部包縣蹲點,對牛羊大縣項目建設開展服務;一些縣區向規模養殖場(小區、大戶)派駐科技特派員,對項目建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實施、統一驗收;一些縣區還成立秸稈打捆隊幫助養殖戶揉絲打捆,裝袋微貯,探索出了“農牧結合、良性互動、循環利用”的發展路子。通過建立全程服務工作機制,為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注入了活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撬動社會多方融資
自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和中央現代農業牛羊業發展項目實施以來,各地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草食畜牧業發展,積極探索利用金融資金發展畜牧業的方式和途徑,取得了較好成效。近4年牛羊產業大縣累計投入資金43.68多億元,省級共整合專項資金9.83億元,其中通過財政、發改、扶貧、農牧等部門整合省級專項資金5.97億多元,利用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3.86多億元,推進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地方財政整合配套8500萬元,銀行融資和群眾自籌33
億元,解決了資金“瓶頸”問題。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