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發布了方便面行業首份《中國方便面營養健康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05年我國方便面的銷售規模為480億份,至2011年銷售規模達到500億份,經過7年的發展,僅增長了20億份。按專家的說法,7年來近乎零增長。
從龍豐三鮮伊面到康師傅、統一等多種口味的方便面,可以說方便面伴隨我們生活已有20多年。起初,我國方便面行業呈良好發展態勢,連續18年年均增長20%。然而,好景不長,自2008年以來,國內方便面行業產量以10%、3.9%、3.5%的速度大幅下滑。究竟是什么絆住了方便面產業發展的腳步?對此,本報記者進行采訪調查。
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
近日,記者走訪我市幾家大型超市,發現常見方便面品牌的口味品種十分相近。在樂購超市萬達廣場店,記者看到,老壇酸菜面擺放在主要位置,且占用貨架面積最多。然而,并非只有一種品牌推出該口味,康師傅、統一、白象等方便面品牌均將老壇酸菜作為招牌,在各自品牌貨架占據最醒目的位置。汪涵為統一老壇酸菜方便面代言的廣告詞“有人模仿我的臉,有人還模仿我的面”,從中可窺見方便面模仿跟風現象嚴重。此外,記者還發現,同一品牌的方便面也有重復口味,如“紅燒牛肉面”,僅“康師傅”就推出了“珍品”“好滋味”“經典美味”等七種紅燒牛肉口味。“我選擇方便面是根據品牌和價格,口味我覺得都差不多。以紅燒牛肉面為例,不同牌子的紅燒牛肉面口味沒覺得有太大差異。”在某超市,正在選購方便面的楊女士對記者說。
方便面不僅口味區分度很低,在外形包裝、重量設計等方面也十分相似。我國發便面發展20多年,外包裝唯一變化是出現了便捷攜帶的桶裝方便面。在樂購超市萬達廣場店,記者發現,桶裝、袋裝方便面分別擺放了一排貨架,一眼望去,雷同的包裝設計讓記者無法區分哪些是統一方便面、哪些是康師方便面。相近的還有方便面面餅重量,幾種袋裝方便面面餅凈重大約80克,桶裝方便面面餅重量約為90克。
營養成分被指不足
來源:濟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