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全國碘缺乏和高碘地區并存的少數省份之一。16日《山東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公布。根據規劃,山東將繼續實施以食用碘鹽為主的綜合防控策略,制定食鹽加碘濃度標準并在全省范圍內實施。
據了解,山東主要地方病有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飲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大骨節病、克山病等。其中,碘缺乏病病區分布在14個市100個縣(市、區),受威脅人口約7000萬;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病區和地區分布在7個市38個縣(市、區),受威脅人口約1400萬飲水砷含量超標地區分布在4個市7個縣(市、區),受威脅人口約4萬;克山病病區分布在7個市19個縣(市、區),受威脅人口約962萬。
據介紹,碘缺乏病主要損害兒童大腦神經發育,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學習能力低下,還可表現為地方性甲狀腺腫,即俗稱的“粗脖根”或“大脖子病”。根據規劃,山東將在碘缺乏地區提高碘鹽覆蓋率和合格碘鹽食用率,對高危人群及時補碘。在碘鹽供應地區,設置合理的無碘食鹽銷售網點,方便不宜食用碘鹽的人群購買。
同時,依據全省居民飲用水碘含量調查結果,重新劃定碘缺乏及水源性高碘地區。在高碘病區和地區繼續采取供應無碘食鹽措施,加強病情監測和人群碘營養狀況評估,調整干預策略,在高碘病區循序實施改水降碘措施。
來源:濟南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