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刀,上秤后足有432克,每天揮千余次。一臺秤,每天稱重近百次,分厘不差還抹零。一個人,從早站到晚,忙碌于攬客、選肉、切肉、稱重、收款,最后用一個笑臉期待著顧客下次還會來。這就是47歲的賣肉人張玉范的一天。
3日,東亞記者就與東亞編輯一同走進近埠街市場,切身感受了一次張玉范賣肉的生活。
起早選肉15年如一日
清晨4點,對于很多人來說,還在睡夢中,但對于張玉范來說,每天這個時候,已經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6點,坐了1個小時的公交車,張玉范到了市場門口,“送肉車每天這個時候到,這么早來的目的是,能選到好肉。”張玉范說,一趟送肉車能送來十幾只豬,一趟能扛一扇兒,將近100斤吧,扛三四次就夠今天一天賣的了。
“噗通”張玉范將選好的一扇兒豬肉放在了案子上,“這是排骨,要最先分割出來,這是后鞧、這是前槽、這塊是里脊、這塊是五花肉。”張玉范說,開門前,除了選肉,還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選好的豬肉進行分割。當然,分割的目的就是因為不同的部位,可以賣出不同的價格。
“除了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要起早選肉,扛肉,分肉。我已經賣了15年肉,早起選肉是‘必修課’,而且每天都是自然醒。”張玉范對東亞記者說,現在已經習慣了,不會感覺很辛苦。這是我的工作,話說回來,三百六十行沒啥都不行。
切肉不能用臂力要有腕力
“系好你的圍裙,拿起那把刀。先適應下。”張玉范對東亞記者說。
東亞記者拿到刀后感到挺沉的,就將刀放在了旁邊的電子秤上,“432克”,液晶屏上顯示了出來。
“其實拿習慣了,感覺不出有多沉。來,看這塊,你先嘗試著從這里將肉分割開。”張玉范將一塊厚厚的,足有10斤重的肉拍到案板上,讓東亞記者分割。
一刀下去,由于肉比較癱軟,東亞記者并沒有成功切開。再猛的一刀,雖然肉切下了一條,但原先畫定好的切點變了。
“停,幾個問題,第一,握刀的方式不對,第二,切肉不能用臂力,要有腕力。第三,刀要緊貼著肉來回割,就不能改變切點了。”張玉范叫停了東亞記者。之后便示范起來。“看看我的握刀方式,拿過乒乓球拍嗎?三指掐住柄,兩指按手肚。”張玉范切肉的過程顯得很輕松,“在看,我的手臂沒有動,只動了手腕,這就是切割肉的技巧。”張玉范說。
賣肉要嘴勤腦勤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