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買喲,三元紅心柚,1元錢一個。”10月19日8點多鐘,一輛銀灰色長安車停在豐都中學至黨政小區的十字路口上,車門敞開,里面堆放著許多柚子,一個年輕的商販大聲向路人吆喝著。
“是不是正宗的三元紅心柚喲,別人賣一二十元錢一個,你啷個買這么便宜?”圍觀的市民似乎有點猶豫。記者湊上前,發現商販所賣的柚子個頭小,果形不正,果皮厚且顏色偏黃,與記者印象中的豐都紅心柚相差甚遠。是冒牌貨,還是價格賤到這種程度,對此記者進行了專題調查。
一波三折
在艱難中行進100余年
豐都紅心柚于19世紀中葉從彭水縣引進,主要種植于三元鎮的廟壩村一帶,經過100多年的馴化培育,繼代繁衍,單株選優,現已成為適宜豐都渠溪河流域生態條件的優質水果類群。
“1998年,我縣開始規模發展紅心柚,到2006年,已建成覆蓋青龍、雙龍、三元、興龍、仁沙、保合、社壇等七個鎮鄉的豐都紅心柚生產基地7.2萬畝,其中半數以上的柚樹開始投產,柚樹總產果約2萬噸,年產值約4000萬元。”縣農委副主任余宏斌說,由于全縣發展思路變化、產業結構調整和項目重點轉移,2007年起,紅心柚產業發展逐年“冷”了下來,基本處于自發無序、放任自流、自生自滅境地,砍樹毀園事件時有發生,個別鎮鄉退出紅心柚產業發展的陣營。
苦心經營多年得來的成果怎能說放棄就放棄?看到紅心柚種植面積逐年遞減,2009年、2010年,我縣連續兩年在三元鎮舉辦了豐都紅心柚文化節,豐都紅心柚知名度和種植效益得到大幅提升,種植面積下滑趨勢才得到遏制。
2010年12月,豐都縣委十二屆九次全委擴大會召開,明確提出2011年新建紅心柚基地1萬畝,豐都紅心柚產業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目前,全縣紅心柚種植面積7.4萬畝,覆蓋了長江北岸11個鎮鄉。
量小質差
市場競爭乏優勢
通過20余年的發展,豐都已成為“中國優質紅心柚之鄉”,當初僅有一株優質紅心柚的三元鎮被評為中國優質紅心柚基地鎮,紅心柚先后榮獲“中華名果”等國家級稱號。
記者在三元、青龍、興龍等地調查發現,柚農種植紅心柚,效益相差甚遠,畝產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多的有8000多元,原因何在?
來源:豐都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