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2”剛剛過去,不少電商盈利大增。如今“買東西,就上網”已成為大部分消費者熱衷的購物方式。消費者輕點擊鼠標,不僅可以買到服裝、生活用品,就連食品也可以選購到。由于網絡消費市場具有廣闊的開拓空間,不少傳統食品商家相繼開網店進駐網絡市場。雖然網絡購物平臺方便、快捷的特點顯著,但食品質量參差不齊成為消費者選購食品的最大擔憂。為了能選購到放心的食品,大多數消費者傾向于選購大品牌、信譽高的企業在網上出售的食品。
傳統食品商家進軍網絡市場
打開多家網絡購物平臺,愛迪生奶粉、美國小熊糖、澳洲藍山蜂蜜、新疆和田玉棗等各種食品都可以找到出售的網店,越來越多的傳統食品商家將銷售重點放到了網絡市場。據了解,傳統食品企業積極開辟網絡市場,其實由來已久。早在3年前,國內最大的方便食品企業四川白家投資500萬元自建網站直銷旗下產品,開了食品行業試水電商的先河。此后,麥當勞、肯德基、三全、五芳齋、稻香村等一批中外食品企業紛紛布局電子商務,并且取得不俗的業績。
正望咨詢數據顯示,2011年,線上食品交易額四季度達到了138億元,預計未來3~5年,食品線上整體交易額將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長。以此計算,5年后食品電商規模將達到750億元。同源康商城運營總監表示,網絡作為線下渠道的重要補充,開始為銷售業績發揮越來越多的正能量,已經被很多食品企業視為同競爭對手競技的第二戰場。
網購食品“步步有雷”全憑運氣
雖然傳統食品商家紛紛在網上開店,但是,消費者網購食品仍有許多擔憂之處,食品包裝破損、網上圖片和實物不符、存在“三無”產品、食品退換貨難等問題頻繁出現。
有過網購食品經歷的張女士說:“有一次,我在網上淘了一堆吃的,結果收到的東西有的貨不對板,有的過期,竟然還有三無產品,退又特麻煩,只好當買個教訓,從那以后上網買吃的就少了。”“因為有些食品市面上很難買到,才會上網淘。包裝上標注的是純進口或是某某優選,很多都是騙人的。有次朋友從國外給我帶的零食,我很愛吃,就在網上淘,商家也保證是進口,到手一對比,根本就是山寨。申請退貨,又遇到網站和賣家踢皮球?!毕M者李小姐感到非常憤慨。
來源: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