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2012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環比上漲0.8%,同比上漲2.5%,漲幅均比上月有所擴大,同比漲幅達到2012年6月份以來最高。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讀,12月cpi漲幅擴大,主要是因為食品價格特別是蔬菜價格大幅上漲帶動的。經濟學家表示,當前物價出現季節性反彈,但從趨勢上看,今年不會出現通脹回潮。
“最冷冬天”致食品普漲
2012年12月cpi漲幅擴大,與近期食品價格上漲有較大關聯。從環比看cpi,12月份非食品價格走勢總體較為穩定,食品價格則普遍上漲,菜價上漲尤為突出。
余秋梅分析,2012年是近七年來12月份氣溫最低的一年,部分地方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影響了蔬菜的生產、運輸和經營。12月份全國蔬菜價格環比上漲17.5%,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約0.46個百分點,約占cpi環比總漲幅的57.5%。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旬報監測數據顯示,個別城市的個別蔬菜價格上漲近170%。其他食品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專家表示,受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的影響,加之春節臨近,部分鮮活食品價格可能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春節過后,隨著天氣逐漸轉暖,鮮活食品價格上漲壓力估計會有所減弱。
通脹暫不會卷土重來
去年末物價的反彈引發擔憂:2013年通貨膨脹是不是會卷土重來?對此,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殷醒民預測,全年通脹率應該在3%以下。多家市場機構預計,今年cpi同比漲幅會在3%左右。
殷醒民指出,影響通貨膨脹的根本因素是貨幣發行量,由于2011年、2012年我國連續兩年實行了較為從緊的貨幣政策,貨幣發行量不大,因此短期內沒有出現通脹的基礎。
經濟學家判斷,今年中國經濟運行將會在去年完成筑底后出現一路上揚,全年經濟形勢有望好于去年。但經濟運行的趨暖,不會馬上帶來通脹的反彈。按照殷醒民的預判,即使出現通脹反彈,可能也要在2014年第二季度以后。
但是,對于物價上漲并不能高枕無憂,由于國際上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競相放松銀根,加劇了全球流動性泛濫的危險,而我國經濟發展對國際資源品的依賴度也越來越高,受其價格變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如何抵御輸入性通脹壓力,并防止漲價壓力傳導到百姓生活中,這是急需直面的問題。
來源:解放網-解放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