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基圍蝦個頭變小了,價格卻漲了,最近逛超市和集貿市場的市民大多有這樣的印象。很多市民喜歡吃基圍蝦,可這蝦子為何一到年底就“又小又貴”呢?
探訪:個頭偏小 漲價約兩成
“這蝦子咋這么小呀!”15日上午10時許,武昌水果湖菜場一側的“大胡子水產”門口,劉女士打算買基圍蝦。
“以前賣33元(每斤,下同),現在怎么漲到40元了。”詢價后,劉女士有些猶豫,蓄著大胡子的店主有些不滿地說:“蝦子就這價,不買算了!”
劉女士顯然不滿店主的態度,重復說了幾句“怎么這樣做生意呢”,然后悻悻而去。“大胡子”稍后向記者證實,元旦前后,基圍蝦確實漲價了。
家住武昌東亭的湯女士上周到附近超市買基圍蝦,也發現基圍蝦又小又貴。“原來賣30多元,現在賣42.8元,漲了好幾元。”湯女士告訴記者。
近日,記者走訪中百超市、中百倉儲、武商量販等多家超市發現,基圍蝦的個頭普遍較小,價格卻比上月中旬前漲了好幾元,平均漲幅約20%。
原因:需求增加 天氣惹禍
對于基圍蝦的大小,業內用“頭”來描述。比如,“30頭”表示每30個基圍蝦為1斤,“40頭”表示每40個基圍蝦為1斤。數字越大,說明基圍蝦越小。
中百超市買手趙征證實,近期市場上的基圍蝦確實較小。去年9月至10月的基圍蝦一般在“30頭”至“35頭”之間,當前市場上的基圍蝦普遍在“42頭”左右。
對于基圍蝦變小的原因,中百超市黃鸝路水產區的店員給出的解釋是:“天冷了,蝦子長不大。”
據趙征介紹,目前武漢市場上的基圍蝦全部產自廣東珠海等地。受氣溫較低影響生長等因素影響,這個季節的蝦普遍不大。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