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這一茬,全村共有300萬公斤蔬菜出棚,目前已賣掉大半,到春節(jié)全部賣完沒問題。”言談間,磐石市石嘴鎮(zhèn)泉眼村支書董軍喜悅中帶著自信。
入冬以來,磐石屢遭強(qiáng)寒流襲擊。低溫寡照下,許多大棚蔬菜遭受凍害,市場蔬菜價格一波三折。泉眼村是如何破解過山車般“市場魔咒”的呢?
在村民龐峰深家蔬菜大棚外,董軍說:“這幾年,隨著市場反季節(jié)蔬菜走俏,村里蔬菜種植戶越來越多。可隨著‘溫控機(jī)’、‘噴灌器’和‘空調(diào)’等大容量用電負(fù)荷的增加,村里兩臺200千伏安變壓器不夠用了,一遇低溫天氣,村民不得不輪流噴灌和溫控,常因用電問題爭得面紅耳赤。2012年春,磐石農(nóng)電公司投資27萬元,為泉眼村及所屬的3個自然屯實施農(nóng)網(wǎng)升級改造,不但增大了配電變壓器容量,還將村民的下戶線、進(jìn)戶線、電能表全部更換,徹底解決了村民用電‘卡脖子’難題。”他粗略一算,入冬以來,全村僅蔬菜種植一項收入就達(dá)200多萬元。
記者和董軍一塊兒來到村民董國平家的蔬菜大棚。棚內(nèi)溫暖濕潤,一拃多高的蒜苗長得青翠欲滴。正在忙碌的董國平邊澆水邊說:“這茬蒜苗已經(jīng)是入冬以來的第3茬了。由于行情好,像蒜苗、韭菜、蘑菇這些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項目,受到農(nóng)民的青睞。今冬雖然雪大、氣溫低,但入冬以來從沒停過電。大棚通過溫度自控,避免了蔬菜凍傷和病蟲害。要不然,損失可就大了。”
冬日陽光下,泉眼村500多個溫室大棚鱗次櫛比,村民們忙碌不停,一筐筐黃瓜、芹菜、西紅柿剛采摘下來,就被外地客商搶購一空。綠油油的蔬菜在陽光照射下,煞是喜人。
來源:吉林日報
以上是網(wǎng)絡(luò)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