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央等有關部門要求嚴查公款吃喝。《新華視點》記者采訪發現,茅臺等名酒價格應聲下跌,跌幅普遍達20%至30%。
專家指出,以往某些名酒價格“只漲不跌”并非“市場原因”,而是公款吃喝在為其“撐腰”,不僅導致了國內酒業的畸形發展,而且還助長了奢侈浪費之風的蔓延。
禁令“一劍封喉”高酒價“扛不住”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全國不少地方下發了“禁酒令”;剛結束的各地方“兩會”上,“公款禁酒”也成為代表、委員的一致呼聲……
隨著“嚴查公款吃喝”的風聲越來越緊,失去公款“撐腰”的某些名酒終于“扛不住”,紛紛降價促銷。
在上海一家茅臺酒專賣店,指導價1519元的茅臺最低打出1360元的“促銷價”。而去年同期,同樣一瓶酒,竟被炒到2200多元,還一瓶難求。
另一名酒五糧液的情況類似,記者在上海五角場一家百貨店看到,指導價1109元的五糧液以不到900元的價格出售。名酒“只漲不跌”的泡沫似乎已被“擠爆”。
“以往這段時間主要做單位生意,現在有關禁令一出,生意明顯下滑。”一位高檔白酒代理商告訴記者,“實際上一些酒企試圖利用提高出廠價的辦法‘保價’,但已經不管用了,高檔酒零售價跌破指導價的比比皆是。”
白酒專家鐵犁認為,嚴查公款吃喝的情況下,酒價無法再靠公務消費支撐,高檔白酒價格普遍降了兩三成。
一位長期從事高檔酒營銷的營銷人員說,公款采購是國內酒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支柱,一些紅酒企業的銷售,單位或公款采購占30%至40%,而知名白酒企業,公款采購超過50%的也不少,可以說中國酒類市場的一大“引擎”就是公款消費。
《酒海導航》總編張勇認為,“管住公款喝酒,是打到了國內白酒市場的‘命門’,加上前段時間塑化劑風波,酒業尤其是高檔白酒價格下滑是必然的。”
記者采訪發現,近來公務接待中,喝酒確實收斂不少,有的將白酒改為紅酒,就是喝白酒,上千元的高檔白酒也有所減少。
官場追捧啥酒啥酒就會熱銷
一位酒業銷售人員表示,領導干部喜好喝啥酒,啥酒就可以賣得火。而且在酒水市場上,促銷人員喜歡施展“饑餓營銷”的伎倆,即人為地制造短缺,以此推高價格。實際上,“公款喝酒”一旦被遏制,所謂的“一瓶難求”,很快變成了“吆喝促銷”。
來源:新華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