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又到刀魚肥美時,而且今年很“特別”:普通人終于吃得起了。記者調查發現,今年刀魚價格暴跌,買魚的高檔飯店少了,嘗鮮的普通人多了。
小刀三十塊,大刀三四百
“已見楊花撲撲飛,鮆魚江上正鮮肥”,詩中的鮆魚就是號稱“長江第一鮮”的刀魚。去年,正宗的長江大刀魚賣到了每斤8000元,這是長江刀魚走上“神壇”的寫照。然而,今年發生了巨大變化。
4月16日中午,記者來到蕪湖長江中路水產市場,這里有近百家水產品經營戶,不少水產品店門口都打出了“刀魚”的廣告。記者走近一家名為“小孫水產經營部”的水產品店,門口一個泡沫箱里就存放著刀魚,每條大約20厘米長。
“這刀魚什么價?”記者問。
“三十元!”老板說。
記者有些詫異:難道是按兩賣?沒想到老板又補充了一句:“這是最小的,三十元一斤!”
隨后,記者又跑了幾家水產品店,得到的價格都差不多,最小的刀魚每斤30元~40元。
“今年就這個價格。”商販曹老板告訴記者,“大中刀”(二兩左右)大概每斤200元,“大刀”(三四兩以上)大概每斤三四百元。
“清明節之前還稍微貴一點,過了清明,市場上刀魚就更多了。”曹老板說,價格是去年的十幾分之一。
去年愁沒貨,今年貨太多
“你看這條街這么多刀魚的牌子,這些牌子都是前些年制作的,當時刀魚太貴太火了,商販都想賣刀魚,但是現在不行了。”商販們說,去年刀魚一個小時一個價格,“漲跌都以百元為單位,哪有幾十元的說法呀!比如一等品,第一天叫價5000元一斤,第二天跌到3000元,第三天就可能反彈到4500元,經常一天漲跌上千元。”
對于刀魚商販來說,去年常愁沒有貨,今天卻愁貨太多。雖然蕪湖還沒有到開捕期,但記者發現,水產市場的刀魚供應量非常充足。
一名商販說:“去年,我們急著要貨卻批發不到,所以當時很少砍價,但是今年刀魚很多。”
“買的人少了,當然就充足了,前些年是搶著買,誰有貨誰為大,誰就可以定價格,但是現在一切都正常了。”據長期從事刀魚買賣的商販介紹,今年刀魚的價格和2002年與2003年左右的價格差不多。
酒店不來買,市民嘗個鮮
“高檔酒店基本上都不購買刀魚了。”對于刀魚價格暴跌,商販們覺得,這和中央反對浪費有關。
來源:新安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