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西涌居民養殖金錢龜創業致富的事例,讓辦事處負責人眼前一亮。對于大多數社區經濟落后、居民收入偏低的南澳辦事處來說,這無疑是一條發展社區經濟,帶領南澳居民創業致富的新途徑。日前,南澳辦事處一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辦事處準備打造深圳首個集金錢龜養殖、產品研發、加工銷售和生態旅游觀賞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基地。
樓頂養殖100只金錢龜,產值超過200萬元
日前,在西涌社區負責人的引領下,記者來到一個普通的農家院落。“樓下住人,樓上養龜。”小院的主人文先生告訴記者。他養殖的主要品種是金錢龜,盈利方式是出售龜苗。登上樓頂,記者看到幾個貼著瓷磚的水池分別養著近百只金錢龜。文先生說,養龜雖需要一定的技術,但并不復雜,除了定期清潔、換水,保持溫度外,主要是喂養。小魚小蝦是烏龜最愛吃的食物,貝類、蚌類的肉及蔬菜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天然的食物缺少時,也喂一些飼料。據他介紹,這個養殖100只金錢龜的樓頂養殖場,年產值超過200萬元。
看到記者驚訝的表情,社區主任笑著說,這不算什么,現在養龜的人多了,也從單一的金錢龜增加了鱷魚龜、石金錢與黑頸龜等,其中黑頸龜龜苗目前市場價為6000元至8000元不等,一只種龜一年平均可產20個蛋。10只種龜孵化的200只龜苗就可以賺一輛奔馳車。
據介紹,南澳養龜戶主要集中在西涌社區,從2006年開始,到現在已有二十多戶,最大的一戶擁有一個約10畝的鱷魚龜養殖場。
投入一個億,年產值3000萬元,深加工的產值可達到一兩個億
記者了解到,2012年,新區在開展“書記項目”后,南澳黨工委將推廣養龜作為扶持創業的民生項目,幫一批有創業愿望的居民走上養殖創業的道路。目前轄區金錢龜養殖戶已達50多戶。在改革創新大討論中,南澳黨工委結合轄區實際和新區生態旅游度假的定位,萌發了一個打造深圳首個集養殖、銷售和觀賞、旅游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基地的設想。
據該負責人介紹,辦事處對這個項目正在作深入調研,并初步選址100畝土地,以招商引資、政府投資、社區集資等多種方式建設養殖基地。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