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德,陳小石絕對是個奇人。60歲,用陳小石的話來說,有的人叫他老頭,有的人叫他死老頭。但是,不論稱呼如何,所有人都不得不佩服陳小石的生意頭腦。在自己發家之余,陳小石還不忘帶領鄉親共同致富。
篤定信念終不悔
1996年,期貨市場利好的訊息引起了順德很多企業家的注意。為了進入期貨市場,這一年,陳小石變賣了家中大部分家產。通過對期貨市場的慢慢摸索,1996年年底,陳小石賺到了人生的第一筆巨款500萬元。
不過,順德人的血液中既有冒險的色彩,也有務實的基因。1996年末,陳小石回到了順德,并轉投實業。“當時主要養的是甲魚和鰻魚,承包了400畝魚塘。”陳小石回憶道。
然而,讓他始料不及的是,一年時間內鰻魚價格大幅跳水,最終導致虧損近千萬元。當時,很多人都奚落他“開著奔馳去養魚,騎著單車回家”。在很多人都以為陳小石“萬劫不復”的時候,他反而對養魚的同行表示:“大家要繼續養甲魚,這將是一個好的市場。”2001年左右,隨著經濟好轉,“補品”市場迎來大豐收。這一次,陳小石再次賺到了近千萬元。
帶領村民同致富
作為土生土長的順德人,陳小石的身上既帶著原始的冒險精神,同時,也帶著古樸的善意。發家致富后的他并沒有忘記仍在土里剖食的鄉親。2007年,陳小石決定成立廣東首個甲魚養殖基地南星水產合作社。他要讓鄉親們也賺錢。
當時,有養殖戶不顧生長規律,大肆對甲魚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事件曝光后,國內紅火的甲魚業變得一蹶不振。接手發展甲魚業的大旗后,陳小石對合作社的社員們作出了要求:其一,不能再用任何的抗生素,每個魚塘的“塘頭”都必須掛出明確的食物類別。任何私自使用違禁藥的社員,將要求其自行退社;其二,適當使用中草藥和生物制劑,凈化水體,保證甲魚健康生長;其三,每月都要邀請省級、市級等有質檢資質的機構對魚塘進行檢測。
如今,南星水產合作社不僅在順德擁有500畝養殖基地,在中山、番禺等地還發展起了“外延農業”。(谷彤)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