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已立夏,相比往年,羊城氣溫微寒。而餐飲業的寒風也還在蔓延,尚不知何時散去。中國烹飪協會新近公布的《2013年一季度餐飲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全國限額以上餐飲企業(年營業額200萬元以上)營收出現了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負增長。而媒體披露,1~2月廣州餐飲業營收僅增長12%,比去年的17%大幅下降近三成,為非典以來最低。
劉女士昨夜又去詩書路某老牌粵菜館,只覺服務員態度敷衍、菜品分量縮水甚至連酸菜魚的魚片都是僵硬未熟的。而這竟還不是她最煩惱之處,最惱人的莫過于讀遍菜牌、思及近日新聞,竟不知點何為好:吃豬肉?昨日新聞稱福建近40噸病死豬肉流入湖南、廣東等地餐桌。食羊肉?近日“摻假羊肉”鬧得沸沸揚揚。又說“無雞不成宴”,h7n9禽流感疫情讓人吃只白切雞也要下決心。
消費者嘆愁,餐飲業更嘆苦。人工、租金等費用無不在漲,前段時間連青椒、空心菜都來湊熱鬧漲價。有餐飲老板說:“現在市道淡,員工過完年回來卻照樣提漲工資,一個廚房小工、服務員都要支出約3000元。菜價還不敢漲,漲了怕食客更不來了。”餐館老板當然要想辦法另尋他法降成本。
有人說,不知什么肉造的“混合肉卷”成本價只要純羊肉卷售價的一半甚至不到兩成;還有人說:“地溝油價格便宜量又足。”利潤驅使之下,保不齊會有膽大妄為的商家鋌而走險。
小心啊!近日,最高法院出臺《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首次對“地溝油”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如果利用“地溝油”加工食品,致人死亡,最高可判死刑。用地溝油?您是想有朝一日提著自個兒腦袋當油壺使么?
惡劣的環境容易使人慌不擇路。面對當前餐飲行業冷風勁吹的形勢,無論是從業者,還是相關監管部門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扎實抓食品安全。
來源:廣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