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300094.sz,下稱“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昨日啟動赴美行程,將親自帶隊應戰美國反補貼調查。
今年2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泰國、印尼、印度、馬來西亞、越南、厄瓜多爾等7個國家進口的對蝦產品發起反補貼調查,這是美國對華發起的首例農產品反補貼調查。
李忠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將于5月28日公布初裁結果,國聯水產已做好相關的應訴工作。
我國出口美國的對蝦90%左右來自于國聯水產,而對美出口對蝦業務也在國聯水產全部業務中占據相當大的份額。因此,國聯水產受此事影響最大,被選為此次反補貼調查的強制應訴對象。國聯水產董事會秘書郭文亮告訴本報記者:“目前,由于尚未被征稅,美國進口商顯得比較活躍,乘機多囤積一些對蝦產品,我們被調查這幾個月來,對美出口額還是保持穩定增長。國聯水產有應對國際貿易官司的經驗,這次還是有機會勝訴的。”
早在2003年,美國商務部曾對中國、越南等6國的冷凍暖水蝦發起反傾銷調查,國聯水產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積極應訴而最終勝出,成為中國唯一一家輸美對蝦“零稅率”的企業。
如今,國聯水產再次遭遇貿易戰的考驗,且情況遠比上次更加復雜。
“反補貼訴訟涉及到多個部門之間的核查,再次拿下零稅率的難度加大,因此只要爭取到比其他6國低的反補貼稅,就算勝利了。”郭文亮說。
打贏這起官司,對目前業績尚處于低迷的國聯水產至關重要。
2012年,由于歐洲經濟低迷,原計劃出口至歐洲的對蝦轉道出口至美國,沖擊了美國市場的蝦價,而厄瓜多爾和泰國等國去年對蝦豐產,對蝦價也起到了一定的沖擊作用。銷售端價格的下滑和原材料端庫存成本的高企使得對蝦的毛利空間被壓縮,國聯水產面臨巨大成本壓力。從國聯水產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該公司2011年凈利潤1172萬元,2012年卻虧損2.26億元,2013年一季度虧損871萬元。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