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漁期到來后,山東青島所有漁船都停港“休息”,禁止出海捕魚,島城是否還有足夠的海鮮供應?3日,記者跟隨開發區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探訪青島市最大的經濟魚類海上養殖基地。據了解,這里深海養殖了100多萬斤的經濟魚類,隨時可以上市,滿足市場需求。隨著海產養殖業發展,該基地還將新增300個深水網箱,年增加成品魚600多萬斤。
深海網箱養出無污染“野生”魚
3日,記者跟隨青島開發區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來到位于薛家島石嶺子礁附近海域的魯海豐生態漁業示范基地,這里是青島市最大的經濟魚類海上養殖基地。該基地負責人薛清海告訴記者,目前養殖區擁有深水抗風浪網箱55個,主要養殖黑頭、鱸魚、黃魚、牙鲆、美國紅魚、海參、鮑魚等魚類和貝殼類等海產品。
在薛清海的帶領下,記者乘坐養殖船經過十多分鐘航行,來到距離碼頭1000多米的深水網箱養殖區,幾十個巨大的網箱漂在海面上,每個網箱上都罩著魚網。“一個深水網箱周長40米,網箱水下有7米深,約800多立方米,養殖著兩萬多斤魚,現在這些魚隨時可以上市。”薛清海說,“這片養殖海域的水深20多米,屬于黃海海域,水流急、無污染,在這里養殖的魚跟野生的沒什么區別。”
休漁后銷售量大漲三四倍
據介紹,魯海豐生態漁業示范基地的魚類養殖采取立體養殖法。“我們根據不同魚類的生活習性,將黃魚、黑頭、鱸魚放在一起混養,這樣可以合理利用深水網箱的空間,最大限度地養殖更多的魚。”薛清海告訴記者,“黃魚喜歡在底層生活,黑頭經常在中下部游弋,鱸魚都在中上部活動。投放的魚餌都是鱸魚和黑頭魚先吃,黃魚在下面‘撿漏’,這樣搭配起來,投放的餌料也不會浪費。”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