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天空下起了陣雨,很大。鷹潭高新區白露街辦白露社區下李村的村民李年祥、李先進兩人正冒著大雨捕撈鰲蝦,不到一會兒的功夫,又紅又大的鰲蝦就裝滿了一袋子。李年祥告訴記者,這些鰲蝦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今年41歲的李年祥,以前在外做生意。他是從2005年開始和同村村民李先進合伙養鰲蝦的,至今已經8年了。據了解,在白露社區,最開始的時候是李先進一個人養鰲蝦,但是面積不大。李先進一心想擴大養殖規模,但是一個人忙不過來,并且資金也有困難,所以發展緩慢。李先進家與李年祥家相距不遠,兩人是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彼此之間很了解。2005年,李先進與李年祥談到了自己養鰲蝦的想法,希望李年祥一起合伙。“李先進與我年紀差不多,他為人很實在,當時我也正在想做些什么事情,于是我們一拍即合。”李年祥說。
要擴大養殖規模,最開始要解決的就是養殖水田的問題。養鰲蝦用的都是農閑時期的水稻田 (水稻種植季節就返還給村民種植水稻),而村莊邊上的水稻田都是各家各戶的,為了連片租賃這些水稻田,李年祥和李先進同社區干部一起,挨家挨戶去“磨嘴皮子”,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終于連片租下了300多畝的水稻田,開始養鰲蝦。面積擴大了,投資也擴大了,風險也高了。“雖然以前養了幾年,但總感覺技術還不過關。”李先進這樣告訴記者。這些年,兩人不斷到外地拜師學藝,還購買了一些書籍自學,總結養鰲蝦經驗,提高了技術水平。“鰲蝦對水質的要求很高,同時,對食物的需求也很大,我們一天要投喂四次料。”在兩人的苦心經營下,如今發展得很順利,“這么多年還算順利,沒有出過大的風險。”李年祥說。
這些農閑的水稻田種下的是李年祥的希望,現在,每年鰲蝦的產量達到了3萬多公斤。這里距離鷹潭市區只有幾公里路遠,以前,每當鰲蝦收獲的季節,兩人都要起早摸黑,每天大清早就將鰲蝦送到市區市場上批發給販子。漸漸地,兩人養的鰲蝦在市區已小有名氣,“很多販子都會主動聯系我們,收購鰲蝦,銷路一點都不愁。”李年祥說。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