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麥生長過程實屬多災多難。我們給小麥的生長做了一個時間軸。從天氣追蹤數據看,低溫冷害,有效積溫不夠和后期生長降水不均導致了小麥今年出現芽麥和容重下降等問題發生。時下,小麥收購正在進行,而小麥跳漲的價格和行情不絕于耳。這樣的行情實屬罕見。
我們應該思考,除卻當前小麥產量、供需問題背后,有沒有其他因素的干擾?而小麥價格暴漲的背后有存在什么樣的附屬隱患?小麥價格會不會出現暴跌的風險?
當前的保護價已淪為芽麥的保護價。
由于現在小麥價格上漲過于迅速。通過價格觀測,目前有部分地區的芽麥價格已經接近甚至是趕超了臨儲指導價格。舉例來說,在芽麥重災區河南的漯河和駐馬店部分地區,芽麥價格從最初上市的不到1元/斤,在短短兩個禮拜之后,已經上漲到了目前1.08-1.09元/斤,局部報價已經在1.12元/斤。而據河南延津周邊收購主體反映,當地以及周邊優質小麥的價格已經到了1.23元/斤。而在河北石家莊更是出現了短短4天之內價格暴漲160元/噸的情況。可見今年的臨儲指導價格已經徹底淪為了芽麥的指導價格。是收購商則冒著價格風險高價收購。
收購期上漲還是銷售期上漲的糾結?
據采訪到的部分小麥收購商反映,雖然目前小麥價格上漲勢頭旺盛,但是目前尚處于小麥的收購期,而非后期價格運行的銷售期。前期價格上漲過快,將占用更多資金,導致后期企業風險加劇,且后期動力不足。一方面后期可流通資金或將受限,另一方面,一旦后期價格出現下調趨勢,收購商將面臨虧損翻倍的尷尬局面。面對目前越收越高的小麥價格,很多貿易商開始望而卻步,追與不追成為一個重要的選擇題。按照目前市場價格上漲推算,后期小麥銷售價格要到2600-2800元/噸,方可順價或者實現市場利益的整體均衡,但是很明顯,大家都清晰,目前國家小麥拍賣還在進行;而到10月份,新季小麥的指導價格也將同期公布;進口小麥目前窗口還在大開;最重要的是,小麥高開之后,后市的承接能否為國家所接受,還是未知。
行政干預倒計時?
來源:中國玉米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