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國際市場小麥、大米價格弱勢運行,玉米價格先穩后降,國際糧價總體呈小幅下行走勢。綜合全球經濟走勢及糧食市場產需關系的發展變化看,下半年國際糧價仍將繼續下降。
上半年糧價普遍下跌
小麥價格持續小幅下降。今年上半年,美國、俄羅斯干旱氣候的影響逐步弱化,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呈連續小幅下行走勢。6月份,美國小麥期貨價格約為255美元/噸,比年初下跌9.6%,比去年8月的歷史性較高水平下降20.8%。1~6月,小麥期貨價格平均為308美元/噸,同比持平。
玉米價格先穩后跌。今年前3個月,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延續去年年底的高位行情,價格波動不大,4月份開始出現小幅下跌走勢,二季度跌幅在5%左右。6月份,美國玉米期貨價格約為266美元/噸,比年初下跌5.6%,與去年8月創下的歷史高位相比下跌16.2%。1~6月,玉米期貨價格平均為272美元/噸,同比高8.5%。
大米價格震蕩下跌。今年以來,東南亞大米供應充裕,國際市場大米價格弱勢運行。6月份,泰國大米(含碎5%)出口價格為545美元/噸,比年初下降3.5%;越南大米(含碎5%)出口價格為373美元/噸,比年初下降8.4%。1~6月,泰國大米(含碎5%)出口價格平均為551美元/噸,與去年同期水平持平。
糧食產需關系由緊變松
今年以來國際糧價總體小幅走低主要是,一方面,推動去年7、8月份糧價大幅上漲的干旱因素呈現出逐步弱化的趨勢。去年12月以來,美國農業部對2012/13年度美國、巴西、烏克蘭等主要糧食出口國的玉米、小麥產量預期保持穩定或略有提高,市場對后期價格明顯看低,前期參與炒作的投機資金撤離市場;另一方面,前期一些國家出現的禽流感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玉米市場的需求;大米市場中,由于泰國政府連續高價收儲,其稻谷庫存達到歷史高位,而今年東南亞尤其是越南稻谷豐產,大米出口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價格走弱。
目前,全球經濟表現為不平衡復蘇狀態,美國經濟已經呈現出改善跡象,但歐元區經濟整體未見改觀且有繼續衰退的趨勢,發展中國家經濟維持低增長態勢有可能成為常態,對后期全球農產品需求及市場信心產生抑制性影響。
來源: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