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還未完全落市,水蜜桃、雪梨已接踵上市……地產水果品種的增多和上市季節的延長,使得四明大地一年四季鮮果飄香。業內人士指出,本地水果產業的壯大,折射出科技手段的進步。
八大果品唱主角,小水果嶄露頭角
在許多老寧波的印象中,地產水果比較有名氣的只有象山、寧海的柑橘,余姚、慈溪的楊梅和奉化的水蜜桃。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農業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西瓜、蜜梨、葡萄、草莓、枇杷等大宗水果種植面積迅速擴張。這八大果品不僅飽了市民的口福,也是產區農戶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
除此之外,獼猴桃、藍莓、果桑、櫻桃等小水果近年來從試種到逐步推廣,開始嶄露頭角。獼猴桃是我國名特優水果之一,富含礦物質、氨基酸等多種成分。寧海從四川引進“紅陽”獼猴桃品種,在山區、半山區的低山緩坡進行試種,如今13個鎮鄉都有栽種。另外,鄞州、鎮海、奉化、余姚等地也有零星種植。
這幾年,寧波市農科院瓜果育種創新團隊年培育出“甬甜”系列甜瓜8個品種,在寧海、慈溪等地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萬畝。其中,通過對歐洲甜瓜、日本洋香瓜和新疆哈密瓜進行多親復合雜交育出的“甬甜5號”,比市場同類甜瓜更耐儲,裂果率僅3%。
據統計,寧波市現有水果種植面積110多萬畝,水果種類近20個,年產值接近40億元。一年四季,市民都能嘗鮮。
有吃,更要吃得好
“地產水果能得到客商和消費者的認可,品質是關鍵。”市林特科技推廣中心主任鄭金土說,水果產業不僅要量的擴張,更要質的提升,向優質安全方向轉變。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