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毛尖困局調查
從八成到四成信陽毛尖市場佔有率迅速下滑
昨天我們記者在河南的茶葉市場進行了調查,發現當地很多散種的茶葉種植都在使用農藥,散種的茶葉情況如此,那麼品牌茶葉的種植情況怎樣呢?信陽毛尖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也是河南省著名的特產之一。在歷史上就有淮南茶,信陽第一的說法。但這幾年對信陽毛尖的質疑之聲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信陽毛尖的市場佔有率從7、8年前的80%,下滑到現在的40%。這到底是什麼原因?繼續來看記者在信陽的調查。
在信陽的茶葉市場上,當地人要買的信陽毛尖,是指生長在海拔300至800米高山區的大山茶,小山茶和田改茶在當地基本沒有市場。但是在這裡無論是種茶的茶農還是賣茶的商戶,都不會承認自己的茶葉是小山茶和田改茶。
記者:大山茶還是小山茶?
茶農:是大山茶。我屬於大山茶。
記者:大山茶那個價格現在多少錢一斤。
茶農:200多。3003那得看,有1000多的,2000多的,幾百塊錢的也有。
在市場上,真正的大山茶每斤價格從800到3000元不等,而小山茶和田改茶每斤的價格僅十幾元到200多元。為什麼當地人不把小山茶和田改茶看做是真正的信陽毛尖呢?
茶商:這個質量不行。
記者:為什麼?
茶商:一是種田的茶,你不補充肥料就沒有產量,你補充肥料就超標,你還要治蟲,蟲子非常嚴重,目前防治害蟲的主要對象就是小山茶和田茶,大山茶沒有。
當地的知情人告訴記者,并不是所有在信陽生產的茶葉都具備信陽毛尖的特點。歷史上久負盛名的信陽毛尖僅有兩萬多畝,主要生長在信陽西南山區的五云、兩潭一帶。近幾年隨著信陽毛尖價格的一路攀升,先是全部的荒山被開墾成了茶園,然后是板栗園裡也套種上了信陽毛尖,最近幾年,當地政府為進一步提高信陽毛尖的產量,更是以每年20萬到30萬畝的速度發展茶園,不少水稻田也被改成了茶園。知情人稱,政府都讓改。都不讓種稻子了。全部茶葉。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