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洋奶粉因高價壟斷被罰!新西蘭的乳清蛋白含肉毒桿菌!多美滋、雅培、可瑞康等多個洋品牌落馬!這幾乎同時出現的兩個爆炸性新聞讓一些盲目追捧洋奶粉的消費者慌了手腳——怎么花錢買了貴的卻還是沒有買到對的?其實這件事應該如同醍醐灌頂,讓消費者明白一件事,質量安全與否不在于姓“中”姓“洋”,“貪貴求洋”的奶粉消費方式可以休矣。
大家都知道洋奶粉貴,貴到什么程度呢?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以來,進口奶粉平均漲價幅度已經超過60%,尤其是2011年以來為例,洋品牌奶粉按季度輪番提價。有專家統計過,在中國銷售的洋奶粉比產地幾乎貴了一倍。也就是說,還沒富起來的中國人卻花著比外國消費者多一倍的錢去買這些洋奶粉。
洋奶粉憑啥賣得這么貴?他們賣的僅僅是產品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他們賣的,是此前國內食品安全事故帶來的不安全感、以國家形象為背書的品牌屬性,還有我們在眼花繚亂的選擇前最容易出現的從眾心理。
前些年我國食品安全曾經出過問題,讓消費者吃過大虧,所以大家對食品安全分外重視,也格外敏感。但這也容易讓人們走向另一個極端,要求食品百分百安全,一有風吹草動,就群情激憤,不去管什么理性思考了。但洋奶粉真的能讓大家安心嗎?記憶力好的讀者朋友肯定還記得今年年初的新西蘭奶粉雙氰胺事件。如果現在追溯,這樣的質量事件的僅僅只是“洋奶粉”的冰山一角。當年讓歐洲舉國嘩然的二惡英事件、日本奶粉銫污染事件、韓國乳品甲醛污染事件,還有美贊臣蛋白質不達標被退貨、惠氏奶粉坂腸桿菌超標、雅培奶粉甲蟲門、雀巢奶粉碘超標等等……幾乎所有國際知名的“洋奶粉”企業,無一幸免。
這次恒天然奶粉的事件出在一根管道上,管道消毒對于乳業來說絕非小事。以引起日本雪印奶粉倒閉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引發食物中毒事件為例,2000年6月底到7月中,日本有14555人被感染,感染源來自日本當時最大的牛奶生產商雪印乳業。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生產過程中的衛生條件很差,生產管道不合格,而且長達3周沒有清洗消毒。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