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梁曉瑩 通訊員 胡劍芳 萬青柏
9日一大早,湖北咸寧市咸安區永宏農牧公司董事長陳大友就召集合伙人和公司員工商議:“一直不下雨,再不馬上澆灌,金橋村200畝農田就要絕收了,你們說怎么辦吶?”
大家一聽就明白陳大友想說什么——繼續放公司魚塘的水,救金橋村的水稻。“沒說的,你指哪兒我們打哪兒!”永宏農牧公司第 3次放水救稻的動議立馬拍板。
永宏農牧公司位于咸安區馬橋鎮四門樓村,公司搞養殖、釀酒、林業開發、生態旅游、休閑觀光,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公司共有300余畝魚塘,眼下有近15萬尾魚苗在塘里歡快地游著,是當之無愧的“優質資產”。自這次大旱以來,周邊村灣水稻頻頻叫渴,陳大友已經兩次免費為農田放水,讓周邊200多畝稻田及時獲救。“6口魚塘,最大的160畝,另外幾個小一些,但底部都是通的,就是為了便于塘間換水,方便養魚、捕魚。沒想到大旱之年還幫上農戶了。”陳大友欣慰地說。
魚塘放水給稻田,魚苗怎么辦呢?原來,陳大友早有準備,上個月就買來3臺抽水泵,架在2公里外的童家水庫邊給魚塘提水。
主意拍定,說干就干。此時,金橋村7組組長、76歲的方隆高正為尋水而來。正愁不好意思開口,卻見陳大友和幾個員工在塘邊一把拔開兩個排水口。嘩啦啦的水像唱歌似的流進金橋灣和旁邊潘陸畈的稻田,老方激動得不知說啥好。
來源:湖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