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海產品安全的問題時有發生,近日,有報道稱青島在當地進行了水產品抽查,在抽查的產品中有四批海螺貝類被檢測出了鎘超標。那么超標是否嚴重?其它水產品是否安全呢?
有數據顯示,根據市民最關注的十大食品專項抽檢活動民意調查,水產品位列受關注程度第6位。9月17日,記者從市食安辦獲悉,本次共抽檢水產品140批次,包括淡水魚、海水魚、海水螺貝類、鮮蝦,合格率為95.8%。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淡水魚中的硝基呋喃代謝物、海水螺貝類中鎘超標,其他產品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
兩批次淡水魚抗生素超標
“按照計劃,本次共抽檢水產品140批次,其中淡水魚42批次、海水魚46批次、海水螺貝類32批次、鮮蝦20批次。”市食安辦應急管理處處長匡雷介紹,從抽檢渠道來看,商超抽檢了35批次,批發市場抽檢了62批次,農貿市場抽檢了43批次。140批次樣品中合格134批次,合格率為95.8%。
“淡水魚產品抽檢42批次,依據國家標準,檢測項目設定了養殖環節銷售獸藥殘留指標金霉素、土霉素、四環素、已烯雌酚、硝基呋喃代謝物、重金屬污染指標鎘、甲基汞、鉛、無機砷等共10個項目。”匡雷說,其中合格40批次,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為95.2%。2批次不合格主要是3-氨基-2-惡唑酮(呋喃唑酮代謝物,為抗生素)超標。
海水魚產品抽檢46批次,檢測項目設定了重金屬污染指標鎘、甲基汞、鉛、無機砷、違法添加焦亞硫酸鈉等共7個項目。46批次樣品全部符合標準要求,合格率為100%。
“海水螺貝類產品檢測項目設定了重金屬污染指標鉛、甲基汞、無機砷、鎘共4個項目。”匡雷介紹。
而鮮蝦產品共抽檢20批次,檢測項目設定了腐敗變質指標揮發性鹽基氮、違法添加焦亞硫酸鈉共2個項目。20批次樣品全部符合標準要求,合格率為100%。
海水魚和鮮蝦全合格,未檢出“蝦粉”
來源:半島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