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月的應訴,備受業界關注的 “美對華冷凍暖水蝦反補貼案”發生戲劇性轉變。
昨日(9月23日)國聯水產發布公告稱,擬披露重大事項23日開市停牌。同時表示,近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終裁結果出爐,否決了美國商務部高達18%的征稅提案,裁定國聯水產(300094,收盤價7.25元)等中國企業反補貼稅率為零;公司將繼續調整業務結構,加大對非美市場的拓展。昨日下午公司復牌后,股價迎來漲停。
反補貼調查勝訴
今年1月份,美國商務部正式立案,由美國海灣蝦產業聯盟對原產自中國、厄瓜多爾等七國的冷凍暖水蝦進行反補貼調查。
作為中國對蝦輸美的龍頭企業,國聯水產被選為此次反補貼調查的強制應訴對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國聯水產出口到美國的冷凍暖水蝦已享受了多年的零關稅待遇。
在經過4個月的等待之后,美國商務部于5月底終于公布初裁結果,判國聯水產及其他中國相關企業反補貼稅率為5.76%;但這還不是最壞的結果,8月14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原產于中國等七個國家的暖水蝦產品反補貼調查終裁結果。終裁決定,美國將對中國相關水產公司征收18.16%的反補貼稅。在美國商務部公布該終裁結果后,尚需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最終裁定,反傾銷懲罰關稅政策才能正式生效。
某水產協會專家曾認為,“從5.76%提升至18.16%,反補貼稅率提高幅度接近3倍之多,大大出乎業內預料。目前,中國蝦行業企業的平均利潤率不到3%,征收18.16%的稅率明顯太高了,中國企業承受不了。”
9月2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發布的終裁結果如期而至。令人意外的是,該終裁否決了中國等五國輸美暖水蝦對美國相關產業構成損害,美國商務部不得征收反補貼稅。
面對戲劇性的結果,國聯水產證券部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毫無疑問,我們完成了一次超級大逆轉,此前改判或輕判希望渺茫,誰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如此一來,中國已最終贏得反補貼調查的勝訴,而國聯水產仍將是輸美對蝦零稅率企業。”
加大非美市場拓展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