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又到了一年中魚蝦肥美的時刻。剛剛過去的七天長假里,想必少不了品海鮮喝小酒,親朋相聚的溫馨畫面。然而,時下島城一天“吞吐”的海鮮量達到了40萬斤。海捕的肯定不夠吃,大量的缺口需由各種養殖海鮮來補上。那么,在青島都有哪些養殖區域,有哪些海鮮是養殖長大的?養殖過程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環節?隨后的幾天里,記者輾轉上百公里,為您揭秘各種養殖海鮮的“道道”。
探訪
好斗,專吃面條魚
“三文魚,印象中只有紅色的"生魚片",就不知道活的是啥樣。”國慶期間,市民李先生從市場買了不少三文魚,招待來青島的朋友。但與許多市民一樣,他想不通 ,這三四十一斤 ,到底貴在哪?10月7日,記者來到嶗山區王哥莊的一片萬畝養殖場—青島龍盤海洋生態養殖有限公司進行探訪。說起三文魚口感好價格高的原因,記者得到了一個意外的答案—因為它們“養”在嶗山的泉水里。
10月7日上午8點,記者來到嶗山區王哥莊街道峰山社區,來尋覓島城三文魚的蹤跡。據當地村民介紹,這里有一片達到1萬畝左右的海域,是天然的養殖場。坐著漁民的小船出海,這片北起港東,橫跨峰山、仰口南至雕龍嘴,青島龍盤海洋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的養殖區,就藏在這個依山傍海的基地里面。
“瞧,那里養的就是稱為"冰海之皇"的挪威三文魚。”然而當記者靠近時發現,海上的網箱內空空如也,哪里有大魚影子?帶著疑問,記者回到岸上,找到了該公司的經歷王金霞詢問。“你來早了,現在海水水溫太高,三文魚還養在控溫的冷水中。”
隨后,記者走近了三文魚養殖車間一睹真容。從水池旁往里看,記者發現滿滿一池的三文魚逆時針不停地游動。看到記者走近,時不時還會有幾條魚躍出水面,像是在跟記者打個招呼。而當工作人員把準備好的面條魚扔進養殖池中,它們恢復了本性。有幾條魚甚至為搶魚打斗起來,激烈的奪食戰爭讓幾條魚背部受傷掛了彩。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