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中甸葉須魚,如果您沒有聽說過也屬于正常,因為這種魚是僅見于云南西北部碧塔海、納帕海一帶的特有魚類。那么,這種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其物種分類為:魚綱→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葉須魚屬。其體長12-34厘米,成體一般在1公斤以下,但數量較多,為香格里拉特產,能適應高海拔寒冷氣候。
它喜歡棲息于湖水的底層,很少到水的表層活動,是裂腹魚亞科中較為特化的一個類群。本種有二態現象,在生殖季節,性成熟的雄性個體的臀鰭最后一枚分枝鰭條變硬,雌性個體無此變化。
中甸葉須魚
有著“杜鵑醉魚”凄美傳說的中甸葉須魚,是香格里拉獨特的珍稀物種。這一曾經生長在香格里拉多個水域中的特有珍稀魚類,如今卻瀕臨滅絕,僅僅在碧塔海水域中有種群分布。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研究人員研究發現,人類活動是導致中甸葉須魚瀕臨滅絕的重要原因,而其中最直接、最嚴重的威脅可能是游船的運行和外來物種的入侵。更令人擔憂的是,當人類活動造成的不利影響大于35% 時,這一珍稀的魚類種群將很可能在50 年內滅絕。
“杜鵑醉魚”之謎
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東部,有一個高原淡水湖泊—碧塔海。這里地處崇山峻嶺之間,四周全是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至今仍保持著高原湖泊地質地貌和自然生態的原始狀態。
碧塔海東西兩頭較寬,中部窄,如一只活潑跳躍的小鹿。在藏語中,碧塔海的意思是“茂密森林(或櫟樹林)中的神秘湖泊”。在這個湖泊中,生存著一種中甸特有的珍稀土著魚類—中甸葉須魚。
從2007 年開始,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小勇博士及其研究組來到這里進行濕地物種監測時,就開始對這種中甸特有的珍稀魚類進行了調查和采集。
關于中甸葉須魚,至今還流傳著一個神秘的傳說—“杜鵑醉魚”,常常被當地導游提起。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