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場前須查證驗物,進場后須進行宰后同步檢疫,然后再對所有檢疫合格的宰殺豬簽發檢疫證明并加蓋驗訖印戳,這就是目前浦東生豬屠宰前后所要經歷的三道安全檢疫關。據了解,在整個檢疫過程中,動檢人員一旦發現有異常或疑似染疫的生豬會及時作出處理,對其進行統一收集、統一管理、統一處理。
查證驗物,是浦東生豬檢疫“三關”之中的第一道把關口。此時主要的任務就是核對生豬簽證數量與實際到場數量是否相符、查看檢疫證明是否在有效期內、查驗生豬是否按農業部規范和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及區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的要求簽證。緊接著,還要查看相關畜禽標識是否與產地編碼相符合、證與貨車是否同行、耳標是否符合規定等,以此確保生豬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可追溯。此外,按照群體與個體所細分的檢查要求,動檢人員還會對生豬進行宰前的多項臨床健康檢查。比如,通過動態、靜態、食態的不同形態檢查,對動物群體的精神狀態、外貌、呼吸狀態、運動狀態以及排泄物狀態等正常與否進行直觀檢測;通過視診、觸診、聽診、叩診檢查,及時觀察動物個體的精神狀況、體溫、呼吸、皮膚、被毛、可視黏膜、胸廓、腹部及體表淋巴結、排泄動作與排泄物性狀等各表象是否有異常。據浦東動檢部門相關負責人稱,這些多角度全方位的外體健康掃描,能初步對生豬進行屠宰前的隱患排除。也就是說,所有進場生豬,只有通過宰前臨床健康檢查并做到檢疫證明簽證數與生豬實際進場(廠)數相一致,方可準許進入下一道檢疫程序。
經查證驗物之后,初審合格的進場生豬便開始陸續進入下一步宰后同步檢疫。此時,在場動檢人員又會對生豬的頭蹄部、體表、腸系膜、內臟、胴體等多處關鍵部位進行全面細致的專項檢疫與復檢,看是否有疑似病疫存在。待上述檢查即總檢過后,動檢人員會為各項指標均達標的生豬一一簽發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并在豬體兩側蓋上被權威部門所認定的驗訖印戳。這兩項舉措,也是目前市場豬肉來源安全可靠的最有效憑證。
據悉,整個浦東地區現共有兩個生豬屠宰場,平均日屠宰生豬約500頭左右,供源以本地規模養殖場(戶)及散戶為主,此外也包括部分外區域的養殖戶生豬。據浦東動檢部門相關負責人稱,逢年過節通常都是浦東生豬屠宰量最多的時節,最盛時一日可宰生豬逾1000頭,是平日的3至4倍之多,增量明顯。
來源:東方城鄉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